这场74年前的战役,诠释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仲夏沂蒙,万山披绿。孟良崮上,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纪念碑耸立山巅,形如三把刺刀直指云天。
74年前,一场名扬中外的战役在此打响。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进行了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
当时,对解放军来说,这几乎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役。一方是精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张灵甫整编第74师,自诩“天下无敌”;一方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被认为“必败无疑”。然而,最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少胜多,国民党“王牌师”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
彼时,国民党军队对我山东解放区实行所谓“重点进攻”,妄图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则根据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指示,加强对整个战场的侦察,主力大踏步后退,诱敌深入、捕捉战机。
5月11日,我军弄清了国民党的行动计划,毅然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军战线中央突出的一部,实施“中央突破,两翼钳制”的作战方针,战役定于5月13日晚发起。
当日晚行动开始,粟裕决心集中主力歼灭第74师,次日华野全线发起总攻。毛泽东致电华野:“歼击74师极为正确。”正是毛泽东上述重要及时来电,反复叮嘱不要分兵,集中兵力,忍耐待机,充分信任“不遥制”,使得陈毅、粟裕临场决断,放手一搏。
经过3天激战,华野全歼第74师和第83师一个团,总计3.2万人。5月17日,毛泽东特发贺电:“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
这就是彪炳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孟良崮战役。这一胜利不仅扭转了华东乃至全国战局,还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此役之后共产党所向披靡,国民党一溃千里。
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在短短几天就消解了敌军优势、弥补了我军劣势?
沂蒙情雕塑园里,一架青铜塑造的独轮小推车,栩栩如生,答案就蕴藏在这架小推车的故事里。
战争期间,处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官兵冲在前面,群众的担架队跟在后面。27万解放军战士冲锋陷阵的背后,是92万余的沂蒙支前民工。他们用小推车抢运弹药、运水送粮、送药运衣。“沂蒙六姐妹”发动全村拥军支前,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沂蒙人民十万人血洒疆场,家家有红嫂,村村有烈士。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民谣生动诠释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真挚情怀。
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母送子,妻送郎,送亲人,上战场”的参军拥军热潮,我军就不可能拥有充足兵员;如果没有沂蒙老乡“毁家支前、破家支前”的无私奉献,就不可能有充足的供给。他们用小推车,一程又一程,跟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道路上一往无前,不断将革命推向胜利。
淮海战役中,543万支前民工,人数为参战部队的 9 倍,88万余辆大小车,76万余头牲畜,30多万副挑子,构成壮丽的景观。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感慨道。
解放战争期间,山东组织了民工1100多万人次,跟随部队转战17个省份,用小推车“把胜利推过了长江”。
蒙山巍巍,沂河汤汤。
不起眼的小推车,承载着民心,托起了江山。时光荏苒,小推车日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小推车象征的精神历久弥新。
习主席视察山东临沂时曾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74年过去了,我们始终相信,人民军队永远和人民紧密相连。“军爱民、民拥军”,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一直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当洪水来袭,是他们用生命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当他们离开时,人民群众挥泪送别;当地动山摇,是他们开辟生的通道,被救出的少年说,将来我要成为你;当疫情汹涌,是他们星夜驰援,奔赴抗疫战场,人们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放心了。
车流滚滚,民心如潮。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关头,仍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攻克一个个新的“孟良崮”,赢得一场场新的胜利。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戴上程;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