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李延年》讲透了抗美援朝的道理
长期以来,抗美援朝文艺作品的创作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一方面,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场战争有着躲不过绕不开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改开以来为了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又使得这场立国之战在宣传上总是被淡化。但old golden time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随着懂王上台之后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的的变化,过去在宣传上当鸵鸟的行为已经变得不合时宜,抗美援朝这段光辉的历史在尘封数十年之后再次回到了主流媒体宣传的舞台中央,只是这种变化看起来由于缺乏铺垫而显得实在是有些生硬。
这种生硬感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文艺作品上肉眼可见的仓促,直到2020年,也就是贸易战开打将近四年后,第一部央视正剧《跨过鸭绿江》才匆匆上映,而荧幕院线上能看到的只有一部由莫名其妙的人拍的驴头不对马嘴的《金刚川》。
今年国庆期间,因为疫情推迟的《长津湖》火爆上映,这部汇集了国内主旋律战争影片最豪华阵容的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实事求是的讲,它也不过是一部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正本清源为目标的合格电影,离出彩甚至是出色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令人庆幸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里,任何时候都不缺少有才华的创作者,只要赋予创作题材意识形态上的自由,那么一定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在《长津湖》上映前后,另一部根据抗美援朝特等功获得者、一级战斗英雄李延年为原型,《功勋》的第一个单元剧《能文能武李延年》在上映之后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开城谈判后,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战争的主要形式也由大规模的运动战转向围绕三八线展开的阵地战。1951年10月8日,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指导员李延年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展开反击,在成功夺取阵地之后,面对美军优势兵力火力,李延年通过娴熟的战斗指挥和优秀的政工工作,在部队遭受较大伤亡的情况下,多次击退美军反攻,毙伤600余人,圆满达成既定目标,《能文能武李延年》,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在笔者看来,相比占据了更多的流量、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叙事也更宏大的《长津湖》,这部长度只有6集的电视短剧更好的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宣传抗美援朝?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李延年》在一开始,就用如何处理逃兵小安东的情节进行了深刻的表达。在队伍将要上战场的当口,战士小安东因为思念心上人二妞当了逃兵,连队指战员群情激昂,如何正确的处理,成为了考验作为指导员的李延年政工工作水平的一道难题。
李延年首先讲述了小安东被二妞养大的故事,引起了战士们的共情,又结合入朝后战士们见到惨景,把一个明确无误的事实放在战士们面前—帝国主义是凶残而又毫无人性的,如果不把敌人赶走,这样的惨景一样会重现在一江之隔的中国,到那时候,谁都保不住自己的“二妞”。而要赶走敌人,就要有严密的组织,坚强的集体,以及捍卫自己幸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只有在志愿军这个大家庭里,战士们才能把个人的武勇转化为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至此,李延年深入浅出的说理把一个影响士气的恶性事件变成了一场鼓舞士气的战前总动员,正是剧名中“能文”的准确体现。
但剧集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这个答案已经够好,但好到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吗?7连最年轻的战士小安东只有18岁,但即使是只有18岁的小安东,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更遑论其他年龄更大的战士们。土豪劣绅,帝国主义,从清廷到国民党这走马灯一般腐朽无能的政府,以及接近崩溃的生存环境,是七连的每一位战士都经历过的,就在故事发生的三年前,kmt反动派还盘踞在半个中国的国土上。
在小安东的故事里,他成功的捍卫了他的二妞,但在属于其他人的故事里,又有几个二妞能被组织起来的“小安东”们保护呢?进一步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带来的苦难和中国大地上小安东们曾经经历的苦难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抗美援朝就只是抗美援朝吗?当然不是,这场伟大的战争,是过去一百多年里反抗不公和欺压的人们斗争的继续,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组织起来了。
这也就是李延年的话语中所表达的两个最重要的意思:我们要理直气壮的捍卫我们的生活,捍卫我们的生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70年前小安东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当代的人们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对幸福生活本身的追求并无不同,在美帝国主义再次把枪口对准中国的当下,扬言“如果让十几亿中国人过上和美国同样的生活,那就是一场灾难”的当下,小安东当年面临的问题又被扔到了我们面前,是当逃兵去寻找自己的二妞,还是组织起来保护每个人的二妞?李延年的道理跨越70年的时间,已经为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志愿军到底是一直什么样的军队?《李延年》以基层指战员为核心进行了出彩的刻画。全剧开始,是一场“诸葛亮会”,营长指导员召集各连连长指导员,就战斗进行讨论分析,同时分派任务,军事民主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基层指战员充分参与,各抒己见,一可以完善优化战斗方案,二可以促进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三可以激发主观能动性。九连七连就谁是主攻谁是助攻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争执不下时七连指导员李延年及时切入战场,提出务实巧妙的战斗计划,化解了争论,并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整个战斗部署。
文戏很精彩,但这里更吸引我的是剧集对人物间关系的细腻刻画,七连九连争执激烈,但没有恶意也没有言语伤刺,李延年切入的方式也非常巧妙,并没有正面支持连长的观点,而是在尊重兄弟部队的基础上,通过对战场形势的分析重新审视了战斗任务,化解了争执,同时得到了营长的支持和赞扬。会议结束后,八连九连的连长指导员也对七连的好点子表示由衷的佩服。
在剧情后期九连连长指导员已经牺牲在了346.6高地上,当李延年带领增援部队来到阵地看到两人遗体时,悲痛溢于言表。可以看得出来,连队指挥员们之间的关系是有竞争而且不服气的,但这种竞争和不服气,是建立在如何完成战斗任务这个基础上,而非意气之争,战斗敢于当先,但有了更好的方案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完成任务,大家都很服气也都很高兴。战争是残酷的,战友的牺牲也会带来巨大的悲痛。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革命战争影片的断层,国内剧集在刻画我军战士关系的时候,更多的受到好莱坞和港片的影响,把人物关系刻画成了一种投名状式的,排外的小团体关系,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而融入集体的方式是“露一手”,证明自己的特殊能力。而该剧集准确的把握到了战士们以同志加兄弟为基础,以共同的战斗目标为纽带的集体英雄主义人物关系,非常亮眼。
从剧集整体来看,这种“同志加兄弟”的人物关系,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对小安东的处理,还是对待解放战士的方式,以及在346.6高地上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多次对部队进行重组,都有赖于彼此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必须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平等亲密的人际关系之上。
共同的目标催生了组织,什么样的目标反过来又决定了组织本身的底色,这只军队源于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工农武装的结合,从诞生起,其目标就是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座大山对广大人民的压迫,这种目标决定了它必须既要团结最广大的群体,要肩负起战斗的责任,同时又必须告别旧军队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酷的人身压迫,身兼工作队和宣传队的定位又让这只军队在几十年的革命与建设中把平等的理念渗透进了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带来了当代中国对人人平等不言自明的认同。如果说这个认同是现代性最重要的基础,李延年在战火纷飞的阵地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捍卫它。
第三个问题,他们是如何战斗的?《长津湖》中结尾部分冰雕连的剧情在上映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特别是敌军敬礼之类“中国人OK”的情节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反感。诚然,牺牲是抗美援朝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不正确的处理,使得志愿军敢于牺牲勇于牺牲的特质在美军装备技术优势的衬托下,被表现成了一种义和团式的的血气之勇。
《李延年》里又是如何来刻画战斗的呢?3营为发挥我军近战夜战的优势,选择在午夜对高地发起进攻,李延年提出提前进行火力侦察,摸清火力点并迷惑敌人,之后突然发动进攻,一举拿下了阵地,之后在支援八连九连的过程中,李延年又敏锐地观察到美军火力封锁的时间间隔,在付出极小伤亡的情况下到达了阵地,面对敌人的火力优势,7连选择留少量部队在阵地观察,主力在反斜面待命,一旦敌军发起进攻,立刻组织队伍进入阵地进行反击,之后利用敌人的麻痹,主动放弃阵地后进行火力覆盖造成对地重大杀伤。战斗后又利用信息差,让战士们交替使用不同武器射击让敌人误以为阵地上正在战斗从而放弃炮击,为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看不到喊着口号放无双的镜头,看不到抱起机关枪冲出战壕的俗套,只有八个字:科学务实,善于学习,这就是剧集对志愿军如何战斗的总结。事实上这并不是《李延年》的创举,在建国后不久,一系列优秀的黑白战争影片中就已经把今天《李延年》所表达的内涵表达过了。还记得《地道战》里是如何应对鬼子对地道的破坏吗?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很长时间内我们的战争影片是退步的,技术进步了,但对战争的理解和对内涵的表达反而失去了革命电影的深刻。
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以弱胜强的历史,红色武装必须千方百计的研究在装备火力技术不对等的条件下如何赢得胜利,必须懂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种传统使得人民军队对知识和科学报有宗教般的热忱,在长征的行军路上学习识字,在延安的窑洞里了解什么是航母,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正是这只军队战斗力的来源。正如教员所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这种持续的压力形成的传统深刻的影响了新中国的立国之路—工业化,两弹一星,扫盲。毫无疑问,没有这些努力,就没有中国新世纪的腾飞。在今天美国主动破坏全球化产业体系来封锁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弱胜强,尊重科学,善于学习的理念,穿越了70年的时空,再次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不可否认,目前抗美援朝的文艺作品,主要是源于中美对抗这个大背景下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但这并不影响宣传本身的正当性,反而应该说,对抗美援朝的伟大功绩的宣传来的太迟,而不是来的太巧。在我看来,抗美援朝之所以被称为立国之战,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历史,譬如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的几十年红利期,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带来的重大改变等等,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这场战争包含了中国社会从如何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向现代世界所有重要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勾连起了70年前的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精神脉络。
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公知群体的放纵和宣传本身的不作为,使得对抗美援朝来自正反两方面的抹黑和冲击,一方面是宗教式的神化,特别是通过对极端的牺牲进行简单化的解读,把志愿军刻画成了一只红色十字军,另一方面是对战争的意义和英雄形象的恶意消解,无论是教员牺牲的亲人,还是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都受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污蔑和抹黑。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作品还要承担起正本清源,消除对手“正确的集体记忆”的责任。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