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活力的源泉,官兵是强军的基础。欣喜的是,在各级的关心关怀下,基层官兵各项待遇保障越来越好,前行的羁绊越来越少,研战谋战、思战为战的精力更加聚焦。
近日,有“暴风雨部队”之称的80集团军某合成旅为基层汇编下发《福利工作手册》,深受广大官兵好评。手册上涉及的每项福利,从政策依据到办理时限、从办理条件到办理程序都详细罗列。对照手册,官兵可自行查询相关规定,按需准备材料,及时申报办理。与此同时,该部队为基层单位和官兵提供的随军家属免费体检、新建家属院多功能活动中心、协调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暖心服务也“浮出水面”,让官兵感到安心温馨。
为何这些举措在基层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以办理个人福利待遇为例,基层官兵练兵备战任务重,日常工作头绪多,很难抽出时间专项办理。需要办理时,往往要经过咨询机关人员、向上级打报告申请、找领导签字等程序,耗费时间长,牵扯精力多。加之福利待遇政策办理专业性强、时效性高,需严格对照政策法规办理,有些同志因此跑了不少冤枉路。而今,官兵足不出户就能按需查询,对照标准“有的放矢”,办事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基层官兵“想要的”和领导机关“所做的”无缝对接,这样的暖心举措当然得到广大官兵的认可。官兵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兵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次次带着情感的生动实践。倾心解难,不能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更要入心入脑、见诸行动。北部战区陆军树牢“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理念,把基层所需、官兵之难作为工作指向和精力投向:官兵训练量大,衣服换洗多,部队为500多个一线连队、哨所配发洗衣机;海岛雾气重,官兵衣服晾不干,部队购置配发衣物烘干机;基层官兵心理压力大,部队常态组织心理普查和心理专家下基层巡回服务,设立宣泄室和组织文娱活动;官兵家人罹患重病、家庭突遭变故,部队出台《救济工作暂行办法》,设立解难帮困基金,给予专项救济……正是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不仅关注官兵的物质需求,也关注官兵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不仅关注官兵的个人生活,也将视野延伸到官兵的家庭去,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解大家之所盼,北部战区陆军官兵才能心暖劲足,团结凝聚,士气高昂。为兵服务效果怎么样,从来就是基层官兵说了算。为何有的单位将“暖心事”变成“寒心事”,事情做了但不能得到基层官兵的认可?很大原因在于机关部门作风不扎实,不注重服务的实效性。有的把服务当任务,一切以形式主义为上,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有的认为官兵的诉求是“小事”、“杂事”,为基层解决10件“小事”、“杂事”,不如办好领导关注的一件大事,口头上说要服务基层、服务官兵,行动上却“挑肥拣瘦”、拖拖拉拉;有的只是简单地看材料、要数据,并没有深入基层倾听官兵呼声,把问题摸清楚、把原因分析透、把症结找准确……凡此种种,服务不注重实效,问题得不到解决,基层官兵自然不会领情,获得感和满足感也无从谈起。有人问,军队的主责主业是练兵备战,为什么还要下大力气抓服务、抓保障?最根本的落脚点还是在战斗力上。基层官兵的急难愁盼、衣食住行,看似小事,实则是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事。基层是战斗力的“刀尖”,能不能决胜疆场,关键看官兵备战打仗的本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生产战斗力”的特殊群体,倘若官兵在衣食住行这些事情上分了心,势必会在练兵备战的质效上打折扣。因此,各级机关只有主动作为,抓好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地落实,维护和保障官兵的正当权益,才能进一步增强官兵的荣誉感、获得感,为广大官兵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创造良好环境。士兵,是习主席心头最深的牵挂;基层,是习主席去得最多的地方。战士们睡觉冷不冷?能不能洗上热水澡?连队伙食怎么样?这些生活小事,却是习主席心中的大事。他反复强调,“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是活力的源泉,官兵是强军的基础。欣喜的是,在各级的关心关怀下,基层官兵各项待遇保障越来越好,前行的羁绊越来越少,研战谋战、思战为战的精力更加聚焦。我们坚信,少了“急难愁盼”的牵绊,少了“后院、后代、后路”的顾虑,在心无旁骛的演训场上,官兵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