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虚向实,金融回归本源

谭忠 来源:西征网 时间:2022年03月09日
特约评论员
特约评论员
进入TA的专栏
金融要继续锚定正确方向,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相适应,在经济稳增长中找准发力点和落脚点,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在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的今天,实体经济发展愈发艰难,金融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对实体经济“搭把手、帮帮忙”。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本,美国喊出了“制造业回流”的口号,正是担忧金融“脱实向虚”导致经济“空心化”。同样,在前年国内疫情不断期间,我国实现GDP由负转正,正是得益于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门类。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拨开认知迷雾,破除实体经济发展掣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投资房地产可以“旱涝保收”,以至于金融眼里只有钢筋水泥,与房地产“深度捆绑”,使得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明显,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最大的“灰犀牛”。与此同时,投资周期长,利润回报慢的实体经济却经受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金融应用三种眼光来看待实体经济。坚持发展的眼光,坚信实体经济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坚持信任的眼光,坚信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坚持欣赏的眼光,坚信实体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消除企业融资壁垒。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中小微企业“生意难做”的呼声不绝于耳,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中小微企业前进路上的大山,如何让中小微企业“解渴”是一道“必答题”。一方面,增加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分”。引导企业重视自身信用体系构建,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开透明的企业财务平台,养成良好的企业信用观念。另一方面,激发银行的积极性。支持银行主动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提升普惠金融指标在银行绩效考核的权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风控模型和业务流程,建立对中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打好“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组合拳。

强化监管效力,敢于向资本亮剑。金融的核心是资本的流动,但资本的流动自带逐利性,如果不加以监管引导,那么资本就会野蛮生长,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资本,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并非“万金油”。资本在促进和推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会存在垄断、不正当竞争等消极表现。其次应为资本设置“红绿灯”,资本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正确引导资本,要让资本流向新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再次应提高资本市场违法成本,只有让“违法成本大于违法收益”,让违法行为不划算,让违法者感受到痛,才能更好地维护好资本市场秩序。

只有牢牢把握住“去虚向实”的方向盘,金融才能有效发挥“稳定器”作用。金融要继续锚定正确方向,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相适应,在经济稳增长中找准发力点和落脚点,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搁浅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西征网 xizheng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