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嘱托,映照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厚情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使命,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对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其中,“两个一切”是党的最根本的群众观点,“一来一去”是主要的领导途径和工作方式方法,二者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最主要内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党始终坚持这一工作路线和根本方法,为后来者留下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历史经验。
党员干部始终在群众身边,既要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又要在众多不同意见之间取得一致意见。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赞扬的话,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白哪些是实话、哪些是虚话,对带刺、挖苦或批评的话,干部更要敞开胸襟、虚心倾听群众不同意见,又要从中找差距、补不足,在众多不同意见之间取得一致意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宗旨,把“人民至上”作为价值追求,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民心工程,才能找准为官从政的“定盘星”,激发干事兴业的“动力源”;只有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度量衡”,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当好组织放心、人民称赞的“最美勤务员”。
党员干部始终在群众身边,既要同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又要在群众中收集“金点子”点亮“微梦想”。现实中,一些干部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官话连篇、官架子十足,群众根本不愿亲近你,更不会对你说实话。从群众那里找到“金点子”、好办法,就要端正姿势,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沉”到群众中间、“扎”到基层深处,决不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鱼水关系”异化为“需要时跳进来,不需要时跳出去”的“蛙水关系”。唯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不会把你当外人;只有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学会讲群众语言,擅长与群众沟通,才能用真心真情真诚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戴。
党员干部始终在群众身边,既要让群众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又要增强主动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虽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并不都具有可操作性,但也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梳理,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听取意见的虚心和改进工作的决心。唯有以“空杯”的心理、“小学生”的心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所想所盼,才能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实事出实招见实效,让群众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党的温暖、党的真情无处不在。
党员干部始终在群众身边,既要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又要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深刻体认“党始终在身边”,最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此,党员干部只有紧盯民心洪流,甘做“小姿态”、关怀“小情绪”、重视“小问题”,尤其是通过实施发放政府专项债券,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增加人民群众就业机遇,全力保障居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始终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无处不在。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立足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弘扬、赓续、密切党群“鱼水关系”,始终把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把政绩体现在人民的幸福里,把功德建在群众的口碑上,把铿锵誓言融入执政为民的行动上,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并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