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知往见今明未来

周良超 来源:西征网 时间:2023年05月22日
特约评论员
特约评论员
进入TA的专栏
科技进步、理念创新,现代化手段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人们与博物馆双向奔赴。

馆藏万物,博物以致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文化的传承都在这里,令人知往而见今、瞻前明未来!

岁月失语,惟物能言,迈进博物馆,过去向我们缓缓走来。一枚简牍、一件瓷器、一幅书画……博物馆收集着曾经的历史碎片,我们感叹它太小,装不下星辰瀚海山川河流;它又太大,装下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博物馆驻足观看,我们会惊叹于这枚里程简记载了长安到敦煌的具体里程,是丝路往来与中西交通的实录及见证;赞叹于这件崇祯青花苏武李陵故事图葫芦瓶,是青花瓷艺术与人文思想的完美结合,描绘着明末那个水深火热的动荡岁月;感叹于这幅《游春图》是张伯驹先生倾尽所有购得,只为“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爱国之情……它们承载着种种历史变迁和情感故事,方寸之间,一眼千年,也只有它们才能有幸描述这光阴似箭,时移世易!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我国博物馆事业正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国总数达6000多家,约77%的县市区都建有博物馆,免费开放率约91%,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大学校越来越注重转型升级,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到这6000多所大学校感历史文化、悟先贤智慧。今年“五一”,各地博物馆积极推出展览、免费讲解、文化讲座、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丰富项目,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峰值。可以说,博物馆不再是一个精致边缘的存在,而是人间风味的汇聚地,逛博物馆,俨然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好生活日常。

万古日月,生生不息,踏出博物馆大门,看到明朗天光。科技进步、理念创新,现代化手段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人们与博物馆双向奔赴。无论是360°全息成像呈现的立体悬浮影像,给人强烈纵深感;还是AR识别展示受损文物原貌,实现虚拟导览;亦或是文创互动台打造博物馆特色文创作品,融合了历史沉淀与现代科技,都让我们看到未来博物馆的无限可能。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主题展览“福航天下”,以新视角解读海上丝绸之路,聆听无限海韵。深厚韵调下,我们幻想着未来博物馆里的万里丝路,亘古罗盘携中国货轮与飞驰5G一同在文明互鉴共赢的乐谱中发出巍巍海韵,未来流延不绝。

千年万岁,博物颂声,静下心去观察、去反思、去延展,博物馆一直矗立在时间的象限,让我们知其所往、看见今朝、明其未来!

责任编辑: 搁 浅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扫一扫 关注西征网

西征网 xizheng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先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