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军事 >最可爱的人 >浏览文章

导读
国庆长假,你是否重回故土探望双亲?今天,我们为您推荐一篇让人泪奔的暖文,认识一位军人笔下的娘亲。无论走多远,都请不要忽略操劳了一辈子的娘。

   不管身处何方,有娘在便是家。

   娘今年48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听人说,娘年轻时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俊女子,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把姥姥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娘选择了本村穷得丁当响的父亲,只因父亲的一句话:“就算要饭,也要让你过上好日子!”

   如今,经过20余年的打拼,父亲早就超额实现了他的承诺,让我和娘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只是随着年岁日长,娘的青春在操劳中光华不再,银丝也爬满了她的头。

   我的父亲弟兄3个,为了供大哥和三弟上学,父亲早早就辍学了,幼小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爷爷去世早,生前欠了不少债,娘嫁过来时,没有彩礼,没有房子。婚后,父亲托人帮忙盖房子,娘每天跟他们一样砌墙、和水泥,到了饭点,其他人都休息了,娘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饭。

   房子盖好后,父亲就出门打工了。这时,一个新成员诞生了,娘一边照料嗷嗷待哺的我,一边劳作着六七亩农田,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使得娘的奶水严重不足,没钱买奶粉,娘就跑到亲戚邻居家借,说尽了好话,也看透了人情冷暖。

   后来,实在没办法,娘忍痛把留了16年的头发卖掉了。每每念及此事,娘总说:“别说是头发,就是我的命,只要我儿想要也可以拿去哟!”

  

   把我拉扯大,娘的白发越来越多。儿时最爱做的事就是趴到娘背上,将娘的“银丝”一根一根拔下来。娘总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这白发生命力强得很哪,拔一根长十根!”我就呆呆地看着娘说:“那我就天天给娘拔。”

   世上最是亲娘亲,断了骨头连着筋。童年家境贫寒,但有娘的悉心呵护,我始终被爱满满地包围着,从未觉得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还没灶台高时,我就学会了做饭,帮娘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进入青春期之后,我忽然像浑身长满刺的仙人掌,经常扎得娘生疼。

   记得我16岁那年,天上下着大雪,我正坐在教室里听课,娘来了。在校门口,我看到娘身上的衣服和鞋子被雪打湿了,手和脸冻得青紫。娘说,今天是你生日,娘做了你最爱吃的肉丝面。

   我接过热腾腾的面,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忽然觉得喉咙发痒,忍不住咳起来,口水夹杂着未嚼完的面喷了一地,从中发现了异物——一根雪白细长的发丝。

   一定是娘做饭时,不小心掉进去的。我顿时对着娘发脾气:“菜里面怎么会有头发,这让我怎么吃啊?”我甚至没有听完娘的解释,就飞也似的跑回教室。我不知道那个雪天,十几里远的路,娘是怎么骑着自行车回到家的,更不知道娘因为着凉输了3天液。

   事后,娘跟我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我想找个机会给娘道个歉,却一直没说出口。

   离家方知娘亲。2009年冬,我离家去河南当兵。远在鲁中老家的娘时刻牵挂着我。有一次,娘在电视上看到云南鲁甸发生地震的消息,立马打电话给我。我跟娘说:“去了就好了,说不定表现好还立个功呢!”娘沉默半晌,说:“你一切好好的,就是娘最大的功!”

   2014年春节,我是腊月二十七晚到的家,娘不在,去县城饭店打工了。我去饭店找她。看到娘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娘正低头弯腰收拾着客人吃过的饭桌,整个人瘦得脱了相,皮包着骨头,看得我心酸不已。 等娘干完活,已经夜里10点多钟了,我骑着电动车带娘回家,父亲已做好饭等着我们。饭桌上,我跟父亲商量:别让娘干活了,家里也不差那几个钱。父亲说:“早说不让她去了,你妈不听!”一旁的娘跟了句:“孩子还没结婚,买房又欠了那么多钱,趁身体还行,能挣一点是一点!”其实,娘身体并不好,前不久刚做了个小手术,还没好利索就又去干活了。

  

   2015年9月,我提干到了军校,娘高兴得不得了。临行,娘电话叮嘱我,要吃好、穿好、学好、干好。听着娘亲切的话语,我幸福之余心中突然感到阵痛,尽管我已长大,但在娘心中,我还是当兵前那个不懂世事、需要照顾的孩童。当兵7年,我欠娘的太多了,一共陪在娘身边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月,从没陪娘过过一次生日,因为每年娘的生日(正月初五)我都是在部队度过的。

   2015年有所不同,在军校还有寒假,所以能给娘过个生日。天公不作美。正月初五,山东老家正下大雪。下午趁雪小,我偷偷骑着电动车,跑到了10多公里外的镇上,给娘买了蛋糕和她喜欢吃的菜。一路上风雪交加,我摔了好几个跟头。等赶到家时,脸冻得通红,娘看到心疼的不得了。

   晚上,我下厨做了6个菜,我们一家三口围着火炉,举起酒杯,我说:“娘,今天是您的生日,是儿子当兵后给您过的第一个生日,希望您永远健康、一生平安!”说罢,三口人,三杯酒,一饮而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说道:“娘,我给您写了首小诗,题目就是‘娘亲’,我念给您听——生于困苦时期,长于潦倒年代。嫁入农家小院,持家相夫教子。为家奔波操劳,无怨甘为孺牛。含泪送子参军,盼儿出息成人。努力拼搏出头,未曾迷失懈怠。今当四十有八,从未享荣纳福。生养二十五载,难报娘亲浩恩。愿娘健健康康,平安喜乐余生!”

   话音刚落,电视中响起了阎维文的《母亲》:“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知不觉中,一家人泪水淌满脸颊。


责任编辑:Jenny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