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历史 >历史推荐 >浏览文章

导读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据点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历时3个半月。参加作战的部队包括八路军一二〇师、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与当地民兵。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共达105个团,因此被称为“百团大战”(原正太战役)。

今年是八路军百团大战胜利80周年,在这场著名战役中,八路军的团以上编制都有哪些呢?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

八路军各级部队编制

八路军从1937年8月改编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部队经过三年的发展,由最初的4.5万人扩充到40万人。八路军下辖师、旅、团、营、连、排、班共7级编制,还有纵队、支队,军区、二级军区、军分区以及县大队等各级各类部队编制。

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改编之初,下辖3个师: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这3个师都是国民革命军丙种师编制。所谓丙种师的来历是:192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编遣会议,规定以师为战略单位,分甲、乙、丙3种,甲种师辖3旅9团,乙种师辖3旅6团,丙种师辖2旅4团,各师又辖有数量不等的炮兵和骑兵部队。蒋介石嫡系部队“中央军”一般都是甲种师,其他派系的“杂牌军”则多为乙种师和丙种师,这是蒋介石消除异己的一贯手法。蒋介石为了限制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给八路军的3个师都是丙种师编制。丙种师比甲种师兵员少一半,师至团采用“二二制”(也称“方块制”),每师辖2个旅,旅辖2个团,师直属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编1.3~1.5万余人。其中,一一五师1.5万人,一二〇师1.4万人,一二九师1.3万人。

一二〇师师长贺龙

八路军的3个师在改编之初,除编2旅4团外,还额外编了1个独立团或教导团。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队伍迅速扩大,师编成内,陆续增编了纵队、支队、独立旅、教导旅等。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原有的3个师,已发展成各拥有十几个旅和军分区、二三十个团的战略军团,兵力增加了数倍,均已超出了师的编制规模。到百团大战结束时的1940年底,一一五师部队发展到7万余人,一二〇师部队发展到5.1万人,一二九师部队发展到11万余人。

八路军刚改编时有6个旅: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每旅辖2团,五六千人(三四三旅6500人、三四四旅5000余人、三五八旅5000余人、三五九旅5000余人、三八五旅5000余人、三八六旅5700人)。不久,每个旅又增加一个团,改为三团制旅。1937年11月4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关于扩军问题的指示》中,提出“准备每旅改辖三个团,更适宜于我军进行山地运动游击战争的战斗任务。”增编后的三团制旅,兵力已接近万人。1938年1月20日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中提到:“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以后八路军又在各师和军区之下增编了若干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和骑兵旅等。每旅人数不等,少则两千人,多则六七千。每个旅通常辖3团,个别还有辖4团的。徐海东、陈赓、张宗逊、陈锡联、王震、杨勇、许世友、韩先楚等赫赫有名的战将都当过八路军的旅长。

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发展到30多个旅。百团大战之后,根据中共中央“精兵简政”指示精神,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各战略区陆续对所属部队进行精简,实行甲种旅和乙种旅两种编制。所谓甲种旅,就是三团制,七八千人;乙种旅,为两团制,五六千人。

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

1937年8月八路军刚改编时,3个师下辖6个旅,每旅辖2团,全师共12个标准团。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另辖迫击炮、重机枪、骑兵、通信等分队,一般为连或排。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宋时轮、陈锡联等年轻战将就是八路军第一批团长。当时除了宋时轮30岁,其他人只有20多岁,称得上“白袍小将”。时任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的陈锡联在回忆录中提到:第七六九团编3个营。每个步兵营有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团直属队有迫击炮连、特务连和通信排。全团计2900余人。另外,每个师还有1个独立团或教导团(一一五师为独立团,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为教导团),3个师共15个团,加上八路军总部(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直属的特务团,这样总共有16个团。

以后,队伍不断扩充,增编了不少团,但有些团人员、武器都不齐全,和标准团没法比。《陈锡联回忆录》中提到,1938年1月成立的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团只有1200余人。而八路军最初的标准团,人数大体始终保持在3000上下甚至更多。1938年4月,晋东南根据地反“九路围攻”战斗后的第二天,朱德总司令路过三八六旅七七一团,问团长徐深吉该团现在有多少人?徐团长报告说有3853人。

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作战前动员

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整个八路军部队已经达到170多个团。但人数多少不等,少则千把人,多则两三千人。百团大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一二九师46个团、第一二〇师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平均每团两千人左右。据一二九师1940年发展计划,野战军步团至少到二千人,地方军步团至少到一千五百人(刘伯承、邓小平《关于第一二九师年内计划发展三万五千人致各兵团电》)。百团大战后,朱德等《关于百团大战后部队的整理问题致各兵团首长等电》(1940年12月2日)要求参战部队补充缺额,充实满员,达到每团二千五百人。可见,百团大战前后这一时期,按标准编制,一个主力部队的团,人数在2500人上下;地方部队的团,人数在1500人左右。

1941年后,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八路军各部队进行精简整编,出现了甲、乙、丙3种团制。甲种团为3营9连制,2000~2500人;乙种团为2营6连制,1200~1500人;丙种团为5连制,900~1100人。甲种团也被称为“大团”,丙种团称为“小团”,是当时两种常见编制,乙种团介于二者之间。有些战略区部队只有大团和小团两种编制。小团的步兵连比普通连大些,160人左右,相当于加强连,因此被称作“大连”。

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一些地方武装、游击队编有纵队。如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纵队、八路军太岳纵队、八路军挺进纵队等,其编制不尽一致,有的辖支队,有的直辖大队,有的辖旅或团。许多纵队随着队伍发展,编制规模也不断扩大。如“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进纵队”“东纵”),是1937年12月为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抽调兵力组成,为八路军最早成立的纵队之一。“东纵”刚成立时只有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骑兵连,总共500多人,也就是1个加强营的实力。到1939年,“东纵”已发展到下辖几个团,成为旅级的纵队。

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

此后,八路军的许多纵队为旅一级,有些纵队就整编为旅。如1940年5月,冀南区的八路军部队进行整编,原青年纵队编成新四旅,原东进纵队编为新七旅,均辖3个团。也有的纵队比旅高一级,如1939年6月成立的“张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治委员张平化)起点就高,由独立第一旅和独立第二旅组成。参加百团大战时八路军第二纵队有3个旅、10个主力团,八路军第三纵队有16个主力团,编制规模都比八路军刚改编时的师还要大。

支队

八路军刚改编时,并没有支队的编制。随着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敌后,很快建立了许多独立支队,以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这些支队名号繁多,有的以活动地域命名,有的以领导者姓名命名,有的以序号命名,有的以兵种命名,如津浦支队、黄河支队、运河支队、东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大青山支队、宋时轮支队、秦赖支队、第五支队、骑兵支队等。支队通常隶属于旅或师以及军区,编制不统一,且不固定,人员多少不一,一般是由几个营或连组建而成。如1937年9月底,以三五八旅七一六团第二营为骨干,组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雁北支队(又称宋时轮支队),1938年1月,扩编为5个营。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

八路军的支队早期只是团级、营级,后来队伍迅速扩大,升格到旅级、团级。如大青山支队一开始也是一个团的架子,下辖3个营,以后发展到辖3个团,成了旅一级的支队。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相当于团级的支队有平井获支队、雁北支队、南进支队、挺进支队、游击支队等,相当于旅一级的支队有大青山支队。

军区

军区是八路军按战略区域设立的一级组织,为战略性战役军团。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先后建立晋察冀、晋西北(后改为晋绥)、山东、晋冀鲁豫等军区,直属八路军总部。各军区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下辖若干二级军区和旅、纵队等主力部队。军区编制不固定,如晋察冀军区1937年11月7日刚成立时,下辖4个分区、1个独立师,共1万余人。至1940年12月百团大战结束时,晋察冀军区辖冀中军区、冀热察挺进军,共12个军分区,37个团,20余个游击支队,共10.9万人。

1940年8月,河北平山县吊儿庄,百团大战前夕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战友,左起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

二级军区和军分区

二级军区是八路军军区体制的中间层次,隶属军区(战略区),下辖军分区和旅、团等部队。军区机关一般由旅或纵队兼,如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最早的二级军区是冀中军区,成立于1938年4月。二级军区编制不统一,初期大多辖3~5个军分区、1~2个旅,也有的部队多些,如1940年冬百团大战后期,冀南军区辖3个旅,冀鲁豫军区辖4个旅。

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

军分区隶属军区或二级军区,是八路军军区体制的第三级建制,下辖团(分区独立团),并领导各县大队(独立营)。军分区机关通常由旅或支队兼,如晋察冀军区和晋冀豫军区所属军分区都是由支队兼,军分区按地区大小,分甲、乙、丙三种。军分区编制不固定,所属部队多少差别也很大。抗战初期(1939年以前)军分区所属部队很少,最多只有1~2个团,有的名义上1个支队,实际上只有几个大队。以后随着斗争形势的需要,地方武装建设得到加强,军分区部队不断充实,相继建立了独立团、基干团。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有近50个军分区,直接参与百团大战的就有31个军分区。

百团大战狮脑山战斗中的八路军机枪阵地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作战任务,灵活采取了多种编制,很好地适应了敌后战场斗争形势的需要。 (作者徐平,系军史专家)

责任编辑:水墨江南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