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一位伟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操着湖南口音,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一句“人民万岁”代表着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如今,在国家的各种重要会议、重要场合,“人民”都会当仁不让地成为关键词,高频词。“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可见“人民至上”已经成为伟大政党奋勇向前的永恒坐标。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1919年7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倡导“种田的诸君”联合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1921年春节前,李大钊在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向工人兄弟们疾呼“‘工人是天’!要团结起来争取做人的权利!”
年轻的共产党人看到了积贫积弱国度里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和悲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怀揣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牺牲精神义无反顾地踏上奋斗之路、战斗之路。一些人永远不会理解,那些家缠万贯的富家子弟为什么要闹革命?那些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为“泥腿子”卖命?那些心怀天下的理想主义者,为什么甘受清贫、甘愿流血、甘做铺路石也要让广大民众觉醒,呼喊着要让劳苦大众站起来!
因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判断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在长征途中,每过一处,红军都发动群众奋起抗争,使“吃饭照影影,睡觉看星星”的贫苦群众分得田地,使“白天钻草窝,晚上去干活”的穷苦百姓分得衣物。
在延安,美国记者斯诺看到,毛泽东同志住的是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的是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裁成的背心……眼前这群党的“带头人”简朴的生活条件与普通民众别无二致,见惯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奢靡生活的斯诺被震惊了,他感叹这里有一种“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百年来,党与人民的关系早已密不可分,如水鱼、如血肉、如种子和土地。在中国,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称为“人民政府”,党缔造的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党的干部称为“人民公仆”,党中央的机关报称为“人民日报”,中央银行称为“人民银行”,等等。“人民”二字深深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精神基因。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没有一种执政优势,比赢得民意更坚固。
抗战胜利后,收复区人民曾对国民党政府抱有很大希望,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刚刚为抗战胜利狂欢过、满怀着对新生活期待的人民却被国民党政府的“劫收”政策搞得苦不堪言。《大公报》短短半个月内两次发表社评《收复失土不要失去人心》《莫失尽人心》痛斥当局,国民党政府后来的覆灭在彼时就可见一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战争中人民对解放军的支持用行动验证“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真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在没有固定后方、没有空中运输线的情况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小推车”,实现了“实力反转”,在战场上占尽优势。渡江战役中,颜红英和父亲、妹妹一起划船送解放军渡江,弹片划破脸颊也没有让小姑娘产生退缩之心,依旧奋力摇桨。
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武器装备差距巨大,但在人民力量的加持下,小米加步枪比飞机加坦克更加强大。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哪一支军队,它只是用事实雄辩地证明:谁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谁就必将灭亡;谁能走进老百姓心里,谁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拥有战胜一切的伟力。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党领导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从医务工作者全力以赴奋战一线,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科研攻关,从社区人员穿梭巷陌排查,到公众自觉居家隔离……全国人民举国同心、命运与共,又一次战胜风险,经受考验。习主席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磨难而淬火成钢,靠的就是始终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和人民同甘共苦、同人民团结奋斗。
“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者的群众”。这生动体现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
在延安革命根据地,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滋养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红军在此立足并发展壮大;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弥补了武器等缺陷,“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解放战争中,支前民工的独轮小车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在全国率先推行“大包干”,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幕……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和成就取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党的许多决策和理论创新都彰显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能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真正地而不是虚假地、持久地而不是暂时地代表了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认可,成为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在松辽大地,百万大庆石油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寂寞的荒原沸腾;在红旗渠,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在悬崖峭壁上建成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在茫茫戈壁,一代代无名英雄自力更生殚精竭虑为国家铸就国防“利剑”;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特区人民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创造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同创造出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的法宝在于依靠人民;现实和未来正在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继续走向新的辉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
“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就坚决不要干”,习主席朴实亲切的话语,传递出浓浓的为民情深。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对“国之大者”的执著追求,也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凝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之力,亿万人民一起挥洒汗水,在奋斗中破解难题,在坚持中实现梦想。
回望光辉来路,展望光明前途,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也永远不会辜负人民的选择。历史如此,现实如此,未来更将如此!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