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伯乐
刘伯承评价粟裕:“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十大元帅中,论军事理论造诣,刘伯承首屈一指。他给粟裕的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粟裕作为一个基层走出来的名将,那条路并非他个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还需要领导和大人物推一把。之前在不被理解中描述过,粟裕的伯乐有两个半。
半个伯乐算刘少奇。把粟裕的军旅生涯分开看,以刘少奇为基点,此前粟裕的伯乐是朱德,此后粟裕的伯乐是毛泽东。
从南昌起义开始,粟裕一直跟着朱德战斗。在关键性的大庾整编,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和当时的林彪平级)。是朱德最先发现、并挖掘出粟裕,堪称粟裕的第一位伯乐。如果仔细研究早期红军历史,可以发现,朱德在粟裕身上花的心血比林彪多。
当然到井冈山之后,林彪因为和毛泽东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而获得更多资源。其实粟裕和朱德性格之中有某些相似之处,都属于那种大气朴质、遇事引而不发,不发则已,发则惊人。
二人从不争权夺利,没有政治野心。朱德后期甘心淡出,粟裕更是让司令让元帅的。或许朱德正是从粟裕身上看到和自己类似的性格特征,才刻意提拔栽培他的吧。
粟裕最大的伯乐,就是毛泽东。
井冈山时代,虽然粟裕也当过毛泽东的卫队长,但他和毛泽东的关系并不像林彪和毛泽东那般突出,只是默默地琢磨毛泽东的用兵技巧。1934年7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为掩护红军战略转移,命令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蒋介石腹心地区闽浙皖赣进军,执行牵制任务,创建新的苏维埃根据地。
7月7日,粟裕离开瑞金,从此和毛泽东、朱德天各一方。中央到陕北时,以为粟裕已经牺牲了。1937年5月份,国共再次合作,在陕北召开苏区代表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首先庄重地宣布悼念在以往斗争中牺牲的同志们。在英灵牌位上,第1位是李大钊,第34位就是粟裕。
其实粟裕还活着。
1938年初,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向毛泽东报喜:“粟裕还在。”
毛泽东听后非常高兴。粟裕没有参加长征,但经历的磨难一点不比长征少,在名将道路上反复磨炼。
08 天作之合
毛泽东看重粟裕,是从苏中战役开始的。
因七战七捷打得非常漂亮,毛泽东喜出望外,通令全军学习。
毛泽东和粟裕的关系,与毛泽东和林彪一样,也是雄主和名将的关系。粟裕和林彪,是毛泽东倚重的两把利剑,但二人和毛泽东的关系也非常有趣。
每当紧要关头,毛泽东总是主动想起林彪。以经营东北为例,最后还是选择林彪。
粟裕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紧要关头,粟裕总能让毛泽东想起自己。也就是说毛泽东想起粟裕时是“被迫”想起粟裕。孟良崮战役虎口拔牙消灭新编七十四军,斩断了国军整点进攻之拳头,毛泽东也是非常之愉快。
粟裕打得好,毛泽东给他的支持就大,资源就多。苏中战役之后,毛泽东为了给粟裕创造合适的指挥环境,还是用了很多心思的。
实际上来说,毛泽东不仅是粟裕的伯乐,也是粟裕的知音。为什么这么说呢?雄主和名将都很稀缺,而且非常孤独。
但是当二者彼此携手,足以让日月换新天。
而后人研究雄主和名将的关系,多半都是从政治和军事上剖析,其实在政治和军事角度之外,还可能存在一种惺惺相惜的知音关系。
嬴政和王翦之间,刘邦和韩信之间,绝对不存在知音关系。因为嬴政、刘邦固然都是第一流的政治家,但军事造诣如何,其实是未知数。
李世民和李靖之间,朱元璋和徐达之间,就可能存在知音关系。因为他们的军事思维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节奏。
毛泽东和粟裕,在国共决战时代,也可以理解为知音关系。他们之间的默契和认知,全面地体现在淮海战役的大决战中。淮海战役是国共决战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
它是一个奇迹:共军以60万人打国军80万人,历时不过两个月,不是击溃,而是全部歼灭。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此战一战定乾坤,决定了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淮海战役应该还有一个名字——中原对决。
09 中原
任何一位雄主,心中都有一个棋盘,叫逐鹿中原。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上的中原:河南一带。
广义上的中原:函谷关以东的整个黄河流域,也就是华北平原。以杭州、北京、西安为三角形的区域里,包含了中国绝大部分古都。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逐鹿中原,都是在这么一片区域里。毛泽东心中早有逐鹿中原之心,早在三大战役之前,毛泽东就派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东渡黄河,以图解决中原。只是时机不成熟,刘邓在中原没站住脚,演变成千里挺进大别山。
淮海战役主战场,并不是狭义上的中原河南,而是安徽东部、淮河南岸的蚌埠到江苏北部的徐州。因此国民党称淮海战役为徐蚌会战。
从国民党角度看,其统治中心南京扼长江而存。守南京必须守长江,守长江必须先守淮河,因此蚌埠必守。从地形图很容易看出,徐州是江淮地区的北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往前抗日战争时代,徐州会战就很激烈。再往前中原大战,也在那一带厮杀。再往前北洋军阀时代,同样很热闹。再往前,比方说朱棣靖难等等,都很惨烈。
因此国共争霸,徐州注定是整个战役的核心之所在。
按照毛泽东最初的构思,派遣粟裕带人打到长江以南,搅合长江下游;就像刘邓挺进长江中游一样,然后调东北军入关,伺机解决华北,再图中原,然后一统天下,也就是由北向南一统中国。
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打算把这出经典历史剧重演一遍。
如果按照这个战略构思,东北军入关之后,华北的傅作义就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没那么轻易接受改编了。
打完之后休整、南进,再打、再南进,战争进程肯定要慢很多。如果多拖上一两年,后来抗美援朝啥的也就免谈了。
这个时候远在华东的粟裕站出来了,说:下江南不是上策,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早在1947年底,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兵团南下,这两支大军和华东野战军已经在中原呈品字形布局。
当时蒋介石在中原还能集中较大的机动兵力。粟裕认为,改变中原战局需要发展战略进攻,且必须要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
10 逐鹿
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三支大军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针,以集中更大兵力,寻歼敌人重兵集团,兼顾开辟新区工作。”
4月18日,又向中央建议华野一、四、六纵队暂不渡江,会同三、八、十等纵队,并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集中于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这是粟裕明确向毛泽东提自己的想法。
粟裕坚决主张在江北和国军大干。因为当年共产党缺少运输工具,要大规模带人过江是不可能的。人数少了也没啥用。去了江南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等等,至少需要两三年吧。
林彪带了那么大本钱去东北,也是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才缓过来气。而且和东北不同的是,粟裕下江南的地方在江浙一带,那里比较富裕,没有为了窝窝头闹革命的理由,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的难度更大。
如果下江南,五五年粟裕估计还能捞到大将军衔,但是首席大将啊、无冕元帅等虚虚实实的桂冠就是浮云了。
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和9月的济南战役,后人把它们当成两场不同的战役来研究,大错特错。
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两场孤立的战役,可以看成粟裕在江淮决战的构想前奏。
1948年8月23日,济南战役开始前,粟裕致电中央军委:“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
9月24日,济南战役仍在进行激烈巷战的时候,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25日,中央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粟裕的这个淮海战役构想,并不是后来的淮海战役,而是“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即行战役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
——史称“小淮海”。
对于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位置上的粟裕来说,能考虑这些、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的伯乐和知音,那么粟裕一生的功勋都将大打折扣。
粟裕的这个小淮海建议,实际上触动了毛泽东战略棋盘上谋划已久的“逐鹿中原”计划。
毛泽东意识到,因为粟裕的存在,中原决战可以提前!
9月28日,毛泽东再次电示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及华东局:“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
10月11日,毛泽东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详细部署了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方针,为扩大战役规模埋下了伏笔,小淮海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大淮海。但核心力量还是华东野战军,第一阶段主战场也都是在江苏境内的两淮地区。毛泽东要求中原野战军“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即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整个淮海战役,毛泽东的角色是总设计师,粟裕相当于总工程师。
两者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
粟裕一边向毛泽东提意向,一边通过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证明意向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毛泽东即便批准“小淮海”,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淮海”。
看到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范例,毛泽东立刻把“小淮海”升级为“大淮海”。
——这就是雄主和名将之间的心心相印。
所以说,毛泽东不仅是粟裕的伯乐,也是他的知音。
如果说有一个人是战争天才粟裕的知音,就是毛泽东。为什么毛泽东这么了解粟裕?因为粟裕的战争思维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毛泽东。看粟裕指挥战争,处处有毛泽东四渡赤水的影子。
也正是因为毛泽东指挥过四渡赤水那样惊险奇妙的战役,才能充分了解粟裕。换成蒋介石当领导,粟裕这么折腾估计比孙立人和陈明仁靠边站的速度还快。
对于勇于提意见的粟裕,毛泽东不仅没有责怪,还把陈毅调到中野搞协调,相当于给粟裕创造了最好的指挥环境。
看同样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和杜聿明的默契就比毛泽东和粟裕差太远了,杜聿明的战场实际指挥权都受到这样那样的钳制。
毛泽东和粟裕是军事知音的论点,这里应该是第一次提起。之前写不被理解时都没有想到这一层。之所以绕这么一个湾,其实是为给朋友们分析古今中外政治家和军人关系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蒋介石下面能打仗的将帅其实也不少。但蒋介石虽然起于军事,但实际上长于政治,无法在军事上和下面杰出的将帅构建这种知音关系。
11 决战
至于淮河战役。不被理解中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重复,只是简单讲一点概况。整个过程还是老三段:
第一段灭黄百韬;
第二段灭黄维;
最后灭杜聿明;
但表现在空间选择上:粟裕以徐州为作战目标,剪除两臂,再黑虎掏心。
确切说,第一段剪除徐州东边的臂膀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并非嫡系,杂牌军出身,对蒋介石却是死心塌地,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堪称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
为消灭黄百韬,粟裕进行了一系列表演:
首先开了一个整风会,表示我军在济南耗了很大元气,十天半个月内没力气继续打了;
第二招制造了一系列攻打徐州的假象。简单说,粟裕就是让坐镇徐州的刘峙认为杂牌军黄百韬并非主攻目标。
双方经过一系列试探、对抗、引诱之后,粟裕指挥的华野把黄百韬包围在碾庄。黄百韬求援,邱清泉和李弥按照命令来救了,可惜均被阻击。
黄百韬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只盼来精神支持:蒋介石命令大家解救黄百韬无效之后,大肆宣传黄百韬的英雄事迹,鼓励黄百韬拼死奋战等等。
九纵队负责最后的冲锋,黄百韬起家的二十五军依靠两条水壕死守,直到双方的尸体把水壕填满。黄百韬也不是孬种,直到最后,还在指挥残余的将士和蜂拥而来的共军对战。
当时没有人相信黄百韬能坚持一周,然而黄百韬奇迹般地坚持了12天。这么长时间里,徐州几十万国军,机械化部队也不少,硬是没能突破。终于黄百韬兵团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血就是黄百韬的血。黄百韬饮弹自杀。
第二阶段灭黄维兵团,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华东野战军为辅助。
由于华中野战军缺乏重炮,围住黄维却无法靠近。但黄维也无法突围。双方就这样翻来覆去地绞杀,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战场上尸体如山。最后中野采用华野战术,挖战壕迫近,缩短冲锋的距离、削弱黄维兵团强大的火力,但依然难以啃下黄维。
如果黄维被消灭,那么宿州就会丢失,那么蚌埠和徐州之间的战略通道就会被切断,徐州将成为孤城孤军。鉴于不久前的辽沈战役中,锦州丢失之后东北国军被消灭的悲惨经历,蒋介石已经失去定力,担心黄维被消灭之后,徐州杜聿明几十万大军被歼灭在苏北。
最后蒋介石于11月28号决定放弃徐州——救黄维。
蒋介石让刘峙去蚌埠督令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黄维。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共三十万人马放弃徐州西线撤退,然后侧击中野救黄维。
在撤退中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素质。如果国军有条不紊地退去,以其机械化军队行军的速度,粟裕要追上也难。
可惜国军撤退和溃败差不多,不但乱,而且慢。散兵后面跟随着一大群百姓,跟当年刘备从徐州败退的阵势相当。杜聿明稍微一犹豫,就被粟裕给追上了。粟裕指挥如狼似虎的华野弟兄把杜聿明的30万人马围困在陈官庄。
这样淮海战场上就形成了两个大的包围圈:圈里是国军,圈外是共军。
蒋介石急了。本来是让杜聿明去解救黄维的,现在连杜聿明也需要解救了。还有谁能来解救黄维和杜聿明?让刘汝明兵团北上,刘汝明是个老兵油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来;电话打给西北的胡宗南,胡宗南倒是不磨蹭,不来;打给武汉的白崇禧,白崇禧也不磨蹭,不来,不但不来,还在电话里数落了蒋介石,说你原来就部署错了,导致大军被围,现在又把兵力一点一点往里填,那就是送死。
蒋介石大怒:桂系这是坐山观虎斗,在背后捅刀子,保存实力趁机坐大。蒋介石绕过白直接打电话给他的学生宋希濂。
宋希濂倒是听校长的话,可部队一上船,就被白崇禧给拦下来了。蒋心中无奈,只好不断勉励黄维坚守,空投了不少嘉奖令和慰问信云云。这就和当初的苏德战场,希特勒面对德军灭亡无可奈何一样。
但共军这边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良作风。华野派四个纵队和野战纵队炮兵去来支援。特别是陈士榘带来的炮兵,更是解了中野的燃眉之急。因为黄维被困在双堆集的狭长地带,最怕炮火。
陈士榘是个霹雳火,脾气和打仗一样劲爆。正是陈士榘彪悍的进攻,三天凶狠的冲锋之后,使得国军精髓“老虎团”惨遭覆灭。到最后黄维本人成了俘虏。
陈官庄的杜聿明结局和黄维一样,成了俘虏。
黄百韬、黄维、邱清泉、杜聿明都是很不错的将帅,但最后都败得特别窝囊。要论原因么,大致有这么几条。
其一,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内耗严重,根源在于蒋介石通过政治套路统军。相比之下,毛泽东对粟裕的使用,就完全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其二,国军情报战完败。
廖运周的间谍行为把黄维折腾得很受伤,郭汝瑰更是把杜聿明误导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杜聿明为啥要带着几十万人往徐州西边兜圈子(陈官庄在河南),而不是从徐州东边南下?就因为郭汝瑰的错误情报引导。
蒋介石退到台湾感叹,“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碟。”
其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共军正规军60多万,装备处于劣势。国军正规军80多万,装备处于优势。为什么国军输得那么快那么彻底那么直接?原因很简单,共军损失的兵员可以就地补充,尤其是大量的国军俘虏,都可以即俘即补。国军损失一个兵就少一个兵。所以战争结束,国军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共军。
至于物质,那就更没法比。国军成立联勤总部,统一分配后勤补给物资,一旦脱离铁路线,被包围起来,就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状态。共军没有铁路线,却有几百万老百姓帮着搞后勤运输。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淮海战役前后持续70多天,但共军的物资供应始终充足。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超过军需补给,而是真正体现民心向背。到了这个层面,胜负已分。
军队战斗力的基本面,说到底——
最直观体现在将帅用兵;
更高层面体现在领袖战略布局;
最高层面取决于民意的支持。
——国军这三个层面都输了,所以失败很彻底。
最后再说下,民意是一切的基础。所谓初心,就是聚拢民意,就是多为老百姓办点事儿。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