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近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中首次公布行贿人相关数据,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行贿向来是腐败行为的重要诱因。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向腐败的深渊,理想信念不坚定是根本原因,但行贿人投其所好、无孔不入也是他们防线失守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在从严治党和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下,利益链和腐败链盘根错节、交织复杂,腐败方式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行贿者手段更加隐蔽、招数更加多样。
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被行贿人“围猎”的犯罪事实屡见不鲜。有的党员干部起初也能严格律己,但因为朋友、同学、同乡等人情关系抹不开面子,最终放松警惕,从一顿饭、一条烟、一瓶酒开始,步步坠入深渊;有的党员干部有些个人爱好,行贿人瞄准这一点,想方设法对党员干部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将其拉下水;有的党员干部的房产被某些人高价购买,变相受贿行贿……“围猎者”的每一份“用心”都有其“用意”,行贿者正是利用少数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和贪婪欲望,构建权钱交易关系网、利益链,用“金元炮弹”腐蚀拉拢党员干部,为自己攫取不当利益提供帮助和便利。而少数党员干部一旦突破了防线,被行贿者拿住了把柄,只能甘愿被“套牢”,最终越陷越深。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行贿,就没有受贿。行贿与受贿就像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均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由于以往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重查受贿、轻办行贿”、“堵前门、开后门”的现象,导致社会上产生了行贿罪轻甚至不受追究的模糊认识,在无形中助长了行贿犯罪的滋生蔓延,使反腐效果大打折扣。行贿不查,受贿不止。实践反复证明,行贿和受贿是一对“孪生兄弟”,本质是进行权钱交易,破坏的是公平正义,伤害的是公道人心。只有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既抓终端、又查源头,既警告大家经商办企业、承包工程业务、谋职升迁等要走光明正大之路,绝不可企图通过行贿来谋求“终南捷径”,又让那些胆大妄为、心存侥幸,试图寻求权钱交易的贪官污吏找不到“市场”。如此,只有通过双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真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压缩行贿者的生存空间。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十九届中央纪委的历次全会也多次强调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实施。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将党的重要部署固定为铁的制度,释放出重拳出击行贿、深化源头治理、强化标本兼治的强烈信号。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我们的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双管齐下,着力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从根本上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首次公布行贿人相关数据,是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应有之义,彰显了国家对行贿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可以预见,贿赂行为一旦被认真追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贿人受到法纪处分。随着从严治党和正风反腐的强势推进,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战略态势的形成,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