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中战士们撑杆越壕
我军把红旗插上沈家岭主阵地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取得了扶眉战役的胜利,24日,开始陇东追击战。7月28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又在固关全歼马步芳的精锐骑兵14旅,打开了西进的门户,开始向兰州推进。
当时全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南京、上海都已解放。华东、华中的解放军正向华南追歼残敌。国民党自知华南无望,妄图盘踞西南、西北,作最后挣扎。认为西北还有40余万军队,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元气未伤,战斗力较强,利用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幻想凭青海扼守兰州坚城,以空运补给,诱解放军攻坚,然后以左右两翼兵力,和宁马、胡军包围夹击,卷土重聚西北,屏障西南。
8月4日,针对马步芳退守兰州的情势,彭德怀、张宗逊、阎揆要下达了歼敌预备命令:拟以一部钳制宁夏马鸿逵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青、甘国民党军,并准备歼击新疆可能回援的国民党军。为此,命令右路第19兵团(第64军位于海原、固原地区,钳制宁夏马鸿逵部)沿西兰公路直驱兰州;中路第2兵团从通渭、内官营、洮沙西进,与第19兵团合歼兰州守敌;左路第1兵团(第7军位于天水)附第62军取道陇西、渭源、临洮,得手后渡洮河经临夏,切断青马退路,直捣马步芳老巢西宁。
8月26日11时,兰州城全部解放。
兰州战役从1949年8月21日开始,至8月26日胜利结束。彭德怀在司令部举行了干部庆祝会,西北军区贺龙司令员、习仲勋政委等都到会,彭总生动地讲述了沈家岭争夺战的情景,亲自修改了关于沈家岭争夺战的报道,报道的题目是《夺取兰州锁钥,4军再立战功》。
挥师西进:调兵遣将大西北
西进时,第2兵团第4军第11师奉命为兵团左前梯队前行。8月的甘肃,气候多变,刚刚还是赤日炎炎、骄阳似火,转眼又是倾盆大雨,有时还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战士们的衣服在身上淋湿,又在身上晒干。翻过关山,部队进入回族群众聚居地区,奉兵团命令暂停前进,在张家川、龙山等地驻扎。回族同胞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影响,对解放军怀有戒心。军部8月1日在马鹿镇米家大滩印发了《第四军纪律教令》,规定了保护清真寺、尊重回族群众风俗习惯、损坏家具赔偿、不增加回族群众负担等9条纪律,用行动揭露了敌人“杀回灭教”的反动宣传,受到了回族群众的欢迎。经过短暂休整后,部队继续西进,经陇县、固关、庄浪、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兴隆山日夜兼程前进,9天急行军1400余里,先后解放陇西、会川、临夏、榆中、定西等16座城,于18日抵兰州城南约40公里的阿干区域山寨。19日向马场、阿干镇、煤山前进。当晚,师主力到达潘家岘一带。32团驱逐曹家堡之敌后进占沈家岭南端之旋帽顶、漫湾地域。
21日拂晓,彭德怀指挥19兵团5个团、2兵团4个团,共9个团的兵力发起第一次冲击。4军命11师拿下沈家岭。师部接受命令后,命32团主攻,33团助攻,31团为预备队,各团进入指定攻击区域进行作战准备。上午8时,32团在炮火掩护下开始攻击,前进到距敌一二百米处,遭敌人居高临下猛烈火力还击,几次冲击均未成功,伤亡较重。相持到午时12时,敌人突然发动反攻,漫湾被占领。32团马上组织反击,在炮火的攻击下,将漫湾夺回,双方形成对峙。
易守难攻:险恶地形进行拉锯战
沈家岭,位于兰州城西南6公里处,是一座葫芦形的大山岭,岭顶长约四百米,西接狗牙山,东邻皋兰山,从南向北看去,好似一个倒置的葫芦。敌人的防御阵地就堆在葫芦顶上,东、西、南三面峭坡为壁,高约二至三丈,许多暗堡和伏堡分布在峭壁之上,以环形堑壕相接,纵横交错如网的交通沟又同堑壕相接。不大的山顶上设置了四十多个地下、半地下的暗堡和主碉堡,核心工事用交通沟与低碉相连,纵横环抱着主碉,各主碉与低碉构成三角或四边形火力网。细长的葫芦柄,伸向解放军进攻的方向,是一段易守难攻的狭窄地段,敌人设有难以跨越的横沟障碍,沟前还有密密麻麻的布雷场,要通过这样的地形和障碍去突破敌人主阵地,难度不小。东西两侧面临深谷,坡陡崖峭,难以攀登,而且又受皋兰山、狗牙山的火力夹击,难以突破。沈家岭是敌人三大主防阵地(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中距兰州城和黄河铁桥最近的一个阵地,位于敌皋兰山防线侧后,攻克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堵死敌人唯一退路黄河铁桥,因此,素有“兰州锁钥”之称。沈家岭阵地与守兰之敌存亡与共,此存彼生,此失彼亡,因此,敌人以其精锐主力190师扼守这个要害。解放军以3个师的兵力投入沈家岭、狗牙山。从这里打开缺口,切断黄河铁桥敌军退路,消灭敌军于兰州城下。
21日晚,11师31团接到师部命令,换下伤亡损失大的32团,担任主攻任务。31团接受任务后,马上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作战部署是:2营为团的突击队,从沈家岭正面突破,攻占主峰;1营在2营左翼,从敌人的侧翼助攻;3营为团的2梯队,在1、2营突破敌人一、二道战壕后,主攻敌人的纵深阵地,把红旗插上沈家岭。2营营长霍奎忠、教导员田有胜接到任务后,召集营、连干部做了简短部署,立即将部队推进到沈家岭南尖角地北侧的高地,经勘察地形、分析敌情,决定以对壕作业,推进到敌人眼皮底下,形成以头对头的顶牛战,从正面突破一处缺口,再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当夜12时,在夜幕的掩护下,2营向冲击地出发了。大约1点多钟,进逼到敌人阵地前沿二百公尺处开始挖掘工事,一边挖一边与敌零星交战。经过五个小时的努力,在天亮时,2营的冲击出发阵地和多条交通壕都联结起来,出现了一个与敌相对立的阵地群。4个连全部进入阵地。这时,接到通知:推迟总攻时间。2营就地挖猫耳洞隐蔽。营部要求战士们边做战前准备,边总结21日进攻失误的教训。22日到24日连续下了三天的阴雨,战士们穿着湿透了的衣服,冻得上牙打下牙。敌人火力封锁,饭送不上来,指战员们就啃生洋芋、嚼小豆、喝雨水,猫在沟里。沈家岭山地土质松软,有的猫耳洞被雨水泡塌,有人被压在里面,战士们用手挖开泥土,把人拖出来。有个班的猫耳洞挖的较深,夜里睡觉时塌方,全班战士被埋在里面。敌人还不时地来偷袭,其间副营长李逢瑞带领部队反击时负了重伤。6连排长王立功在敌人偷袭时,带领全排冲出去,将敌人赶到外壕。就这样打打停停,2营在前沿工事里坚持了三天,为发动总攻创造了条件。
发起总攻:反复拼杀夺取主阵地
8月25日拂晓,总攻开始。总攻命令要求拂晓5时发起,但在凌晨4时左右,西侧32团阵地上首先响起炮声,非常激烈。原来32团在31团左侧向沟顶运动时被敌人发现,31团若不行动,火力将全指向32团,32团处于危险境地,31团被迫提前下达攻击命令,策应32团。顿时枪炮齐鸣,1营的2连,2营的6连、5连从左至右按预定计划跳出堑壕,用炸药包将敌外壕边沿炸塌,用准备好的梯子,架到外壕内壁上,迅速登上去,扑向敌人第一道堑壕,敌人用各种火器猛烈反击,但为时已晚,6连突破的阵地上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营长霍奎忠在这个缺口上发出了向敌总攻的三发红色信号弹。团部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一齐轰鸣,2营首先攻入敌人的第二道堑壕,冲在最前头的是6连突击排长王立功、5连1排排长曹天和。
这时,敌人开始组织反扑,他们赤裸着上身,在督战队的驱赶下,高呼“天门开了”拼死反击。1营在副营长杨福荣的带领下,排除地雷,破坏敌人的铁丝网,用架人梯和撑杆上墙的办法,攻入了敌人的第一、二道堑壕。8时许,敌人调整炮头,除一部分兵力监视左侧32团,大部分兵力都转向担任主攻任务的2营。团部发现后,马上用火力支援2营压制敌人,4连、1连、3连乘敌人抬不起头时,冲了上去,占领了第三道堑壕。2营在前进中,山峰西侧一个地堡内的机枪猛烈射击,冲锋中的战士一个个倒下,连长李应邦派去两个战士爆破都未成功。这时,情急中的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从牺牲的战士手中拿过炸药包向敌堡冲去,在距敌堡数尺处腰部和腿部连续被击中,趴在地上的他向敌堡滚过去,拼尽全力用身体堵住抢眼,就在这瞬间,2连的战士们冲了上去,攻入敌人主峰阵地。进入敌堡后,缴获了电台、电话机和机枪。这时,营长霍奎忠、副教导员马时友都已负重伤,教导员田有胜命令:抓紧改造工事,准备打击敌人的反冲击。工事还未完全改造好,山坡上的敌人就成群地扑来,2营因已占领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敌人的反扑,而2营的伤亡也愈来愈大,暂时撤回到已占领的第一道外壕。
经简短清理,2营重新编好队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主峰发起第二次冲锋。经过六七次的反复争夺,第二次占领了主峰阵地,把敌人压下山。但是,由于进攻路线处于蜂腰地带,后续部队跟不上,战果无法扩大。而敌人据守山势地面坡度小、面积大,还有公路直通山顶可以得到增援。2营第二次占领主峰后,人员和弹药跟不上,战斗到10时许,又被迫退出。这时2连、4连、6连都已不成建制,连干部大多已牺牲或负伤,没有力量再组织长距离的冲击。田有胜决定转入逐段争夺交通壕的战斗。从敌人的第一道外壕到主峰阵地,有六七条500米长的蛇腹形交通壕。如果能一节节地夺取交通壕,步步逼近,也能夺取敌人的主峰阵地。
教导员田有胜在现场指定5连排长曹天和、苗兴武,6连排长王立功分别负责组织兵力,将指战员编成几个战斗小组,与敌人在交通壕内展开逐壕争夺战。敌人依仗兵力多、地形熟进行拼死抵抗,每夺取一节交通壕都要经过反复拼杀。
31团在发起总攻后,连续打退敌人11次反扑,此时,突击营遭受严重伤亡,全团能参加战斗的也只有170多人。在攻取第二道战壕的恶战中,弹药手赵发祥所在的班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凭借缴获敌人的一挺机枪,在一道交通壕的拐弯处利用有利地形不断地扫射,始终坚守着阵地。4连司号员孙明忠只有19岁,是全团出名的机灵鬼,军上衣的下摆总是搭在膝盖上,可战友们知道,每到作战时他肥大军衣下的腰间都绑着手榴弹。战斗打响后,孙明忠紧跟在连长后面。连长牺牲了,全连只剩下十几个人,他拿起连长的驳壳枪,代替连长指挥,抗击敌人的反冲击。阵地上的子弹打光后,他占领敌人的一座碉堡,背出七箱手榴弹和三箱迫击炮弹。他一边分发弹药一边喊:“同志们,为牺牲的战友报仇!”2连3排的几名指战员扛着三挺重机枪,向第二道战壕的核心阵地冲击,迎面与300多名敌军遭遇,指战员们架起机枪持续射击,两挺机枪都被打坏了,剩下的这挺机枪成了敌人集中射击的目标。指战员们轮流当射手,排长张生禄负伤后,6班班长白生文、副班长金鼎山、指导员赵占国等前赴后继顶上去坚持战斗。敌人退守到一个隐蔽的火力点时,硝烟中一个解放军战士突然端着刺刀冲了上去,子弹击中了他,但他还是向前冲到敌人的火力据点前,把刺刀径直捅进了射击口,身体随之重重地压了上去。后续部队冲上来时,在他几乎被打烂的遗体上找到了半片“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胸章背面残留的字迹是:4军11师31团,写着名字的地方是一个弹洞,字迹已经无法辨认。
下午1时许,在狗牙山待命的10师30团发现31团力量严重不足,请求军部允许支援。得到命令后30团团长武志升、副团长李友益带着部队飞奔20多里赶到沈家岭,增强了攻击力量。此时,敌人组织了又一个集团式的冲锋,逼近了岭顶,由于得到了30团的及时增援,31团在沈家岭的阵地得到了巩固。但就在此时,皋兰山敌人炮兵阵地开始向沈家岭轰击,一发炮弹落在31团团长王学礼身边,王学礼不幸牺牲。
下午7时,敌人的防御主阵地终于被突破。解放军冲到沈家岭北侧约一里远的崾岘处,攻占了沈家岭全部阵地。晚十时后,马步芳之子、敌82军军长、兰州战役敌方总指挥马继援离开庙滩子指挥所,向西逃窜。
敌82军100师上校政工处主任兼副师长马义明战后回忆:“8月25日下午,接到撤退命令。顺序是:东岗镇的100师先撤,再依次为皋兰山的第248师,沈家岭、狗牙山的新编第1师2团、第357师,最后是第190师。因第190师驻守的沈家岭、狗牙山阵地是兰州西南的门户,其任务是:掩护全军安全通过铁桥,尔后再行撤退……”解放军集中兵力,加强火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190师防线,敌人190师残部先于其他部队溃退至黄河,解放军尾追其后,撤退顺序全部打乱,敌人溃不成军,最终导致全线失败。
在争夺沈家岭战斗中,敌我双方鏖战14小时,敌先后调用了第190师大部、357师的主力和骑兵第8师的一个骑兵团及82军军部工兵营等所有能调用的预备队。解放军也付出很大代价:在兰州攻坚战中全军共计有13名团以上干部负伤,其中在沈家岭战斗中受伤的就有8位;兰州战役中牺牲的团以上干部有3人,全都牺牲在沈家岭战场。8月26日1时,11师奉命集结于沈家岭北坡,有战斗力者不足千人,31团仅有120人,32团数十人,33团300余人。此役,11师打退了敌人排、连、营大小反扑30余次,歼敌3327人,30团政委李锡贵、31团团长王学礼、32团副团长马克忠等539人英勇牺牲,1376人负伤,为兰州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彭总称赞“打开兰州锁钥4军再立新功”。第一野战军授予31团“英雄团”称号,并赠予题有“勇猛顽强”的锦旗。沈家岭战斗是11师作战史上最过硬、最光辉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