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不是俄罗斯,而是被美国视为“中-俄-伊轴心”的另一角——伊朗。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说法,伊朗可能在“几周内”就能“获得核弹”,也有国际专家认为只需10天的,美国特使罗伯特·马利更是警告称,伊朗其实“已经走到那一步了”。时间虽然有争议,但这些说法无疑都指向了同一个危险的事实——伊朗迈过核门槛,已经近在眼前,“临近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止其制造核武器的地步”!原因很简单,伊核谈判卡壳几个月了,伊朗最近又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闹翻,关了一批摄像头,再加上和以色列搞谍战,情报工作搞得极严,目前拜登能到手的信息,要么零零碎碎不完整,要么就是拼拼凑凑相互矛盾。对于伊朗啥时候能突破“核门槛”,啥时候造出承载核弹的核装置,啥时候造出能发射核弹头的导弹,拜登完全没法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伊朗拥核这事儿,对于美国来说已经失控了!
其实按照拜登的意思,解决伊核问题还是得靠谈判,特别是在当前的背景下,谈比不谈要好。从现实层面来说,伊朗是全球第四大油桶,在欧佩克+死活不同意增产的情况下,如果能与伊朗达成协议,趁势解除部分石油制裁,那就相当于给全球市场打了强心针,立马就能平缓市场恐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高油价。而高油价,又是眼前最困扰拜登的政治难题,但凡有翻盘的机会,拜登都不会放过。在地缘战略层面来说,美国的中东策略讲究“均势”,要保证各方势力都不露头,美国才能镇得住场子。但如果伊朗真的跨过那个门槛,成为有核国家,那中东还有谁能跟伊朗“均势”的?拥有“核优势”的伊朗,势必在中东一家独大,对外政策也会更加激进,到时还有谁能拦住“什叶派之弧”的扩张?所以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阻止伊朗拥核,不过特朗普式的强硬施压,既把美国耗住了,事实上也没能拦住伊朗人偷偷努力,美国投入围堵的资源越来越多,反而激得伊朗拥核的决心越来越大,然后美国进一步又得加大围堵,这啥时候是个头啊?那既然“极限施压”不管用,只要美国不想动用军事手段,奥巴马式的谈判就是唯一的方法。拜登上台后,为了集中力量围堵中国,美国在中东一直保持着战略收缩的态势。而美国从中东战略收缩的最大障碍,就是伊朗,因为有这颗钉子的存在,美国不光走不了,还需要越来越重的投入。但是反过来,一旦美伊能够签下协议,稳定中东大局,那么美国就有余力,抽调中东的大量资源,投入亚洲和中国的竞争了。最起码,因为核问题和美国闹翻这些年,制裁引起的通货膨胀、经济困难是真的吧,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差,抗议都成了常态,极大地动摇了德黑兰政权的权威。而且在美国制裁下,伊朗已经面临多年的政治孤立,如果强行拥核,伊朗势必要付出更大的政治代价,周边安全环境会恶化到极点,这也不是伊朗想要的。所以在伊朗国内,从温和派的鲁哈尼,到强硬派的莱西,其实都不希望把路走绝,最好是能签下一个对伊朗有利的协议,能让伊朗在政治和经济上不再被排挤,真正变成一个正常的独立国家,这比守着核武器搞激进的冒险政策,要靠谱得多。正是因为双方都有心,所以拜登上台后,美伊都愿意坐下来谈。为表诚意,拜登甚至放开了对伊朗民用核活动的限制,而伊朗也乐呵地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双方嘴上虽然都死硬,但谈判的意图却是真的。当前的伊核谈判主要卡在两点:第一,伊朗要求将伊斯兰革命卫队从其“恐怖组织名单” 中除名;第二,伊朗要求美国作出保证,签下来的协议,以后不会再像懂王那样说撕就撕。这下年来,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功为伊朗打造了一个改变中东格局的“什叶派之弧”,极大地强化了伊朗在中东的存在,但这种扩张也让中东国家普遍不安,视之为洪水猛兽。美国如果真把革命卫队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解除了相应制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会激怒中东盟友,尤其是以色列。以色列对美国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即便是沙特和阿联酋,在眼下汽油价格暴涨的时候,美国上赶着求人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惹人不高兴?早在2月份,协议最有希望达成的时候,一群共和党人就给拜登写信,说你不能和伊朗签新协议,哪怕你签下来了,我们要么在国会就给你撕了,要么在共和党回归执政后给你撕了,总之一句话,签了也白签!共和党人的理由也很简单:当年奥巴马和伊朗签订核协议之后,石油制裁松动,导致伊朗财力大涨,拿着大把钱在整个阿拉伯地区资助代理人和盟友,现在你还要签新协议、放开制裁,这不是资敌是什么?尤其是伊朗在美国的形象被长期妖魔化,拜登现在支持率岌岌可危,但凡露出点对伊“和善”的样子,一定会被各方喷死,影响民主党选情,所以,至少在中期选举结束前,拜登根本就没那个解决问题的魄力。但中期选举远在11月份,伊朗核突破已经迫在眉睫,按照以色列的评估,伊朗半年内核弹、载具、导弹都能搞出来,等你美国选举落定,这边黄花菜都凉了!6月23日,王毅外长应邀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安通话,要求美国这个“始作俑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早作政治决断,积极回应伊方合理诉求,并表态要加强中伊关系,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同一天,拉夫罗夫在德黑兰会见了阿卜杜拉希安,双方也表态要合作反对“西方侵略政策”,阿卜杜拉希安还特意高调感谢了中俄支持伊朗的立场。其实这里涉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作为六方会谈的参与方,中俄也是反对伊朗拥核的。但中俄的“反伊核”和美国的“反伊核”,又不太一样。美国所谓的“反伊核”,其实是在有意混淆“伊核问题”和“伊朗问题”,然后借着核问题的“道义优势”,来光明正大地压制伊朗。大家想想,早前还没有伊核问题的时候,美国都制裁伊朗多少年了?2000年初那会儿,伊朗铀浓缩并没有超过国际标准,美国大搞“核制裁”又有什么依据?无非就是因为美国想遏制伊朗,刚好有个核问题的大幌子罢了。之前伊朗阐述核立场的时候就说过,“绝不能在美国的压力下让步,否则就等同于放弃了伊朗的国家地位”,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伊朗又是俄罗斯立足中东的重要基石,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中俄伊的关系摆在那儿,美国这套霸权铁拳,中俄一定会帮着伊朗顶回去。这就决定了中俄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必然和美国不一样——既要维持核不扩散机制,反对伊朗拥核,维护中东稳定;又要反对美国借着伊核问题全方位打压伊朗,甚至搞垮伊朗。有中俄这个态度在后面,至少伊核问题就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意图走,不存在伊朗单方面让步的情况,美国同样面临让步的压力。然后就像前面说的,以当前美国的体制,欺负人可以,平等的让步,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伊朗长则几周、短则几天就能造出核弹的材料,却又是事实。美国默许拥核的以色列,会不会疯狂储存核弹头?早有核计划的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会不会趁机开启核进程?届时面对中东的核竞赛,美国能怎么办?拦不住伊朗,反而阻拦盟友“造核自保”?即便退一步说,这些盟友能被安抚住,不搞核竞赛,代价也一定是要美国来兜底,加大在中东地区的安全投入,把一众小老弟们加倍地武装保护起来。但是这样美国又尴尬了:重兵压在中东,随时面临着和伊朗擦枪走火甚至核战的风险,中东代理人战争四处烽火,美国再无精力压制中俄,“重返印太”变成烂尾工程,跪着看完中国崛起!这种假设如今正在走向现实,比如中东政治嗅觉最灵敏、手腕最灵活的阿联酋,最近就在伊朗方面押注,主动改善和伊朗的关系,这就是在为美国的控盘失败找退路了。如今皮球在拜登脚下,如果外交谈判的路子走不通,总得有应对的方案吧?拜登7月的中东之行,除了求石油,一方面,还想为伊核谈判努努力,亲自去中东做做以色列的思想工作,但以色列人给不给脸就难说了。另一方面,就是延续去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势头,将以色列和阿拉伯盟友网络进行军事整合,比如以五角大楼为枢纽,连接以色列、阿联酋、巴林等国的防控系统,在整个中东拉一张应对伊朗的防空大网。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充分调动盟友力量,代替了美国的巨额投入,实现了防卫的本地化;二是借机调和了盟友之间的矛盾,给美国省事儿;三是加深了盟友们的安全依赖,强化了美国对地区盟友的控制,特别是那些最近不听话的小朋友。首先,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放一块儿,这能一条心吗?不说以色列,就说这些海湾国家之间,都没达到这个信任度!特别是在敏感的国防问题上,以色列是绝不可能向阿拉伯国家透露自己的防御体系的,阿拉伯国家之间也不可能分享本国的防空数据,所以这个防御大网能拉到什么程度,看起来并不乐观。不管你有什么说法,站在伊朗的角度,针对本国的威胁和压力都在增加吧?本国的周边安全局势在恶化吧?那周边一群狼,你会怎么办?必然是抱紧核武选项不松手啊!所以最近伊朗就反过来,和周边的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国谈判,寻求改善双边关系,还顺利地签下了一些协议。最后关系能改善到什么程度不说,至少,也能减弱各方的同盟意志,让美国的防御同盟体系更难成事。其实美国并不希望和伊朗直接对抗,伊朗毕竟不是阿富汗,军事强、国土广、山地多,打不打得赢、付出多大代价且不说,现在的美国还能承受在中东再陷个20年吗?如果可能,美国更希望用以色列的方式,今天来个摩托车杀手搞场暗杀,明天让你的核科学家莫名中毒,后天再策划场意外坠楼,然后没事儿就搞个网络攻击,碟中谍的流程走一遍,三军不动就把事儿给平了。但这些小打小闹的手段,毕竟不可能拖住伊朗国家层面的计划。以色列已经把话撂下了,如果西方与伊朗的核谈判失败,以色列国防军将策划针对伊朗的“若干军事选项”。然后在6月初的时候,以色列就搞过一场“模拟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军演,以军几乎所有部队参与,号称是以色列“史上最大规模”演戏。这场演习的预定目标,就是一场“激烈、多线和旷日持久的战争”。有意思的是,美军本来要参加的,结果并没有去,不光没去,事后美国中央司令部、五角大楼还争相“辟谣”,一再澄清美军没有“直接参与”,生怕伊朗多想。但问题是,如果以色列铁了心要拉美国下水,美国还能像对乌克兰一样在旁边看热闹么?其实美国不想牵涉进去也很好理解,因为如果这场战事真打起来,不管是以色列主动进攻也好,以伊两国擦枪走火也好,局面只会比俄乌开战更糟!届时,美国可能不会直接参战,而是采用升级版的乌克兰模式,向以色列提供情报和先进武器的支持。而伊朗这边则是发动在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代理人,将战火完全延烧开,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区域战争。而且战场之外,伊朗多半还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者借助地利,攻击海湾地区的商船,甚至极端情况下,还会主动攻击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全球能源市场受到的震荡,绝对会比今天大。当然,有人说,不全面开战,对伊朗核设施搞定点清除行不行?具体来说,就是在伊朗突破核门槛之前, 闪电般来一场“精准轰炸”,用钻地导弹摧毁伊朗核设施,给它炸个渣儿都不剩。但咱先不说伊朗狡兔三窟的问题,就说你要射导弹,你轰炸机得过去吧?所以,只要动武就不存在“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的选项,一旦开战就是一场全面战争。
如今的中东,就是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响,谁也不知道炸响后会波及多远。如果拜登不能在危机中展示“领导力”,还是像现在这样束手无策,那么今后从以色列到沙特、阿联酋,本来就对大哥三心二意的中东诸国,谁还会死心塌地地把美国当唯一大腿?如果再叠加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胜利、中国“一带一路”在南太等地区攻城略地,对于美国来说,其实最恐怖的现实已经出现了——中俄伊三家事实上正在形成联动的效果,一字长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三面出击,分别挑战美国在亚太、欧洲、中东三个最重要的霸权据点,让美国根本不能集中全力击其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