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visibility: inherit;">
微信推送排序规则改变,第一时间看戎评文章需右下点赞和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戎评音频丨点击小程序边听边看
老实讲,美国佬不仅“戏”演的不错,养殖技术也是相当的发达!
为啥这么说?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3日,从几天前就开始在神神叨叨中疯狂预热即将公布“历史性重大消息”的美国政府,终于还是憋不住屁了
——就在当天,现任美国能源部长的珍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用一种几乎激动的语气向全世界宣布: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一支团队,在12月5日时成功实现了“核聚变点火”(fusion ignition),创造了历史!
震惊否?
激动否?
恍惚否?
可控核聚变啊!历史创造啊!人类自此以后的字典中,将再也没有了“能源节约”、“贫穷饥饿”、“环境污染”啊!
当然,这一切壮举实现的主语还需要加上前缀:美国!
不得不说,这样的“重大消息”一经公布,那可真的可以说是捅了国内舆论的马蜂窝。
这些言论中,有“心怀全人类”感谢美国作出巨大贡献的!
然后,还有那种大拍、特拍美帝国主义马屁的!
当然,或许是他们眼中的美国“成就”实在是太过伟岸,在理、中、客的指点江山下,除了美帝以外,全世界都成了一个屁!
可笑吗?悲哀!
还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美国人取得了“历史跨越性的科技进步”,你一个中国人在那里感谢激动个什么?
睁大自己“感恩”的眼睛好好看看,美国人在发布这个消息时都说了什么:
这一突破将永远改变清洁能源和美国国防的未来。
试问,美国的国防,防的是谁?打的是谁?灭的是谁?
在2022年的今天,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恐怕已经不需要笔者再去过多的赘言!
当然,弱肉强食天经地义嘛。
人类既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每一次的变革发展面前,强大战胜衰弱、衰弱卑躬屈膝乃至于走向彻底的灭亡,从来都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规律...
如果非要形容,那只能说是“文明阵痛”。
然后呢?
然后阴谋论出来了,精英聚集的文明美国“又一次”的取得了“中恐输”的傲人战绩,在“坏消息”下,我们应该瑟瑟发抖....
我们应该瑟瑟发抖吗?
要笔者说啊,如果说谁看到了这条来自美国的“爆炸性新闻”能够生出一种瑟瑟发抖的感觉,那么可能性只有三:
1、冬天太冷,衣服穿少了;
2、赶紧测下抗原,你可能阳了;
3、可控核聚变相关的科普知识储备不足,请继续往下看;
咱们先说美国这次疯狂自夸的所谓“酝酿了几十年的公告”、“创造了历史”的可控核聚变点火。
笔者先说结论:概念偷换、言过其实、意义不大!
为啥这么说?
从公开渠道信息我们可以获悉,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长的珍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不仅宣布了美国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的消息,在发布会及后续的报道中,更是着重的强调了以下两点:
1、美国此次“成功点火”的聚变装置技术路线,属于惯性约束聚变装置,这个路线极大的区别于当前国际主流的,包括中国在内的磁约束技术路线;
2、在此次实验中,美国首次实现了人类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的能量增益问题,即:美国团队成功驱动产生2.1MJ的激光 点火了聚变反应产生了3.2MJ的能量, 为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迈出了第一步;
看上去是不是显得相当的专业晦涩?
咱们先不管这上面两点啥意思,反正美国人想要对外“嘚瑟”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
1、美国科技树点对了,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的研究国家因为科技树点错了,所以都输定了!
2、在可控核聚变的能量转换上成功实现输出>输入的美国已经事实领先,未来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历史重任的国家,必然是美国!
看上去是不是很绝望?
毫不讳言,如果美国人的真实科研进度,以及当前人类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方面的研究格局,真的是如他们所鼓吹的那样,那么我们恐怕真的应该彻底绝望了!
无他,实在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实在太重要了。
鲜为人知,历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每一次质变飞跃,其本质从来都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百万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其实一直都在烧“火”,用木头烧火、用煤炭烧火、用石油、天然气烧火....
1kg干松木的热值,是19045KJ。
1kg标准煤的热值,是29307KJ
1kg原油的热值,是41816KJ
....
每一次“燃料”的能量密度提升,都意味着时代的进步,而每一次进步所带来的转变,都是人类文明的蜕变!
但是,正如木柴支撑不起蒸汽时代的能源需求密度,煤炭支撑不起电气时代的能源需求密度,在当前世界愈加庞大的高密度能源需求下,传统石化能源的不堪重负,正在动摇人类文明!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入,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
硫化合物的大量产生,使得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成为发展路上不可回避的“死命题”!
传统化石燃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动力装置,不仅从根源上禁锢了人类走向广袤宇宙的可能性,其从本质上就存有的短期不可再生性,更无异于对整个人类文明进行了锁死!
破解之路在哪里?爱因斯坦告诉了我们答案:
E=mc²。
这个公式什么意思?
如果粗糙一点解释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万物皆有能量,只要速度(C)够快,那么物质质量(M)所释放出的能量(E)将是惊人的!
然后,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塔斯曼在1938年利用中子束轰击铀原子,成功的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核裂变。
然后,还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德国科学家汉斯
.....
而当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实验室观测就原理相继得到证实之后,后面所发生的“剧情”大家恐怕都不陌生了
——仅仅就在第一次实验室环境下的人工核裂变实验被成功观测的7年后,日本广岛遭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爆!
那一年,单位质量威力2000万倍于TNT炸药的高能物质反应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可谓震撼了世界...
当然,裂变只是一个开始。
1952年11月1日,当一个名为“麦克”的人类历史首个核聚变装置成功爆炸的那一刻,世界震惊了!
同等质量,核聚变的能量释放是核聚变的4倍;
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装药没有临界质量限制,材料利用效率更高;
与核裂变所需的钍(Th)、铀(U)、钚(Pu)等放射性材料储量贫乏有限所不同,核聚变所需的氘、氚总量近近乎于无限,地球每一升海水中仅仅是氘的含量就有0.03克,倘若使其参与聚变反应,其所产生的热值,等同于300升汽油所产生的能量;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核裂变会产生放射性污染,核聚变则不存在放射性污染,相较之于“核裂变”,核聚变无论是从战争的预后重建还是能源利用开发,都具有碾压优势;
不过,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的“戏剧化”。
当1951年世界第一座实验性裂变反应核电站之后,有关“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畅想,便已经被提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日程。
然而,如今整整71年过去了,虽然在这71年间,有关“可控核聚变”的最新进展被不断刷新,但是一个似乎永远无法突破的“50年”,却犹如巨墙一般的横亘在人类迈向核聚变的光明未来间!
是什么限制了可控核聚变的发展?答案就两个字:
容器!
相较于炸药都能引爆的核裂变而言,核聚变的发生是需要原子弹裂变爆炸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来引爆的。
但是很显然,目前地球上并不存在一种能够承受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高压且持续平稳运行的容器!于是我们看到,在容器的抗压性无法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人类转而向“提高温度”的思路进行了研究...
于是乎我们看到,在15000摄氏度的原子弹爆炸中就能成功实现氢弹爆炸的不可控核聚变反应,为了实现“可控”,不仅最低的点火温度被一路提升到了2000万摄氏度,其持续反应的温度,更是被提升到了5000万摄氏度!
地球上存在如此耐高温的材料吗?答案是否定却又肯定的。
无他,只因目前人类科技针对可控核聚变的“容器”思维,我们与其说是材料,还不如说是方式,三种方式:
1、引力约束。
引力约束简单的讲就是模拟太阳的环境对核燃料进行聚变。但是很显然,人类目前既不能制造出如太阳一般具有强大引力的大质量物体,也不能制造出能够制造强大引力的机器装置,因此这条目前仅存在于理论上的方式暂且不谈。
2、磁约束
磁约束简单的讲就是通过高温加热将氘[dao]、氚[chuan]等聚变燃料电离成等离子体。这样,质子不再被电子包裹着,而是在"赤裸裸"地做高速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于是两个质子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越高,当能量足够时便会发生核聚变反应。
但是如何盛放如此高温的等离子体呢?
要知道任何物体碰到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都会瞬间气化。于是科学家想到,既然质子带正电,那么可以用磁场来限制质子运动,避免接触到容器,于是发明了各种装置,其中一种效果特别好的装置叫作"托卡马克"。
“磁力约束法”,由前苏联核物理学家阿尔奇莫维奇,在1968年所提出,此前中国屡创纪录的东方超环、环流二号,即属于此类装置。
3、惯性约束
该种约束方式的基础理论依据来自于牛顿第三定律(F=-F'),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而落实到目前具体的主流操作方式,则是通过将多台超大功率的激光器对封装着核燃料的小球同时发射高能激光使得小球表面会瞬间向外等离子化,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其内部瞬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将猛烈的向内挤压核燃料并诱发核聚变反应。
“惯性约束法”,由我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于1964年所独立提出并奠基。美国此次所谓的创造了历史的“国家点火装置”,以及我国早在90年代就已经成功实现了大功率小型化的“神光装置”,即属于此类。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觉得哪里不对味了?感情美国人此次所谓的“历史跨越性的科技进步”,方式方法竟然是偷师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早在90年代就已经在惯性约束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为何会被美国人捷足登先?
对于这个“命题”的真伪暂且搁置,笔者就想问一句:
美国人究竟干了啥,怎么就“捷足先登”了?
诚然,在可控核聚变的战略发展上,我国目前确实侧向于以东方超环、环流二号为代表磁约束技术路线为主的发展思路,并已经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科研优势!
但是划重点的是,我国从来坚持的都是两条腿走路。
在我国的可控核聚变惯性约束技术路线中,于1985年建成使用并将我国在领域的技术水平推到了世界先进行列的神光Ⅰ、于2001年建成使用并由数百台套激光单元和组件集成的,瞬时功率超过了当年全国发电量总和数倍的神光Ⅱ、以及于2015年建成使用,并一举将中国拉升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激光驱动器可控核装置拥有国的神光Ⅲ等等让全世界垂涎的“黑科技”装置咱们都不去提!
就说早在2017年我国就已经开工建设,并且至今依旧处于“神秘”状态的第四代高功率激光试验装置神光Ⅳ。
他的设计总输出功率为2MJ,包含高达288路的高功率激光束!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此次实现核聚变突破国家点火装置,近200台激光器的才产生192束高能激光....
当然,或许就算是如此也有人偏偏就要说美国牛掰!无他,人家美国毕竟率先实现了能量净输出的“商业化问题”!
两个字:放屁!
首先,美国此次所谓的首次实现了人类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的能量增益问题纯粹概念偷换的春秋笔法!
在美国能源部的新闻发布中,他们宣称美国科学团队使用能量为2.05兆焦的激光束去照射了核燃料球,得到了3.15兆焦的能量。然而在实际中,他们却使用了多达192台的大功率激光器,电容器组总计422 兆焦的能量去进行照射!
而在此之外,考虑到电容器充电损耗及后续各种光电转换损耗因素影响,美国此次所谓“成功聚变点火”的实际耗能只会更大!
那么,真实的数据又是多少?
倘若只是单纯计算激光器耗能的话,那么美国此次实验的产出投入比不到0.6%!
如果再算上各种损耗,诸如核燃料球及各种装置的制造能量损耗的话,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的缩小!
换一句话讲,用100度的电去发低于0.6度的电,这就是目前美国人的所谓“突破”!
当然,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疑问了:
核聚变的难点不就是在“点火”,耗能高不怕,只要火种洒下了,那么后续的聚变反应不就顺带实现了?
很不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样的思路放到氢弹引爆上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不需要“控制”,所以一把火扔到柴堆中就可以任由它烧!
但是“可控核聚变”是什么?关键在于可控。
于是我们看到,为了实现可控,在激光惯性约束法中,每一颗被激光照射的“核燃料球”都只有芝麻粒大小!
显然,一颗芝麻粒是不能被榨出一桶油的,因此在激光惯性约束法的“商业化运营”中,所要求的是一颗接一颗的核燃料球在成功产生能量之后,接着驱使聚变装置去点燃下一颗!
然而,美国人又实现了什么?
他们用100度的电,去发0.6度的电!需要支撑下一颗核燃料球燃烧的,高达94%的能量缺口,他们难道可以凭空补上去?
当然,这还不是最绝的。
就是这样一场被美国政府称之为是“历史性跨越”的实验,最让人无语的地方还是他们宣布因为瞬时功率过大,相关的样本和设备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换一句讲,就是对于这场实验,美国人想说啥,那就是啥!
事情到这里就真相大白了:
美国此次所谓的“首次核聚变点火”,不过是春秋笔法下选择性隐瞒的,由美国政府公然参与并发布的,不知道是处于何种政治考虑的假新闻!
不过,所幸的是面对如此赤裸裸的谎言,欧美科学界并未操守尽丧。
当美国能源部长言之凿凿的宣称“历史跨越”已经到来时,作为本次所谓“成功实验”的主角,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主任的金·布迪尔(Kim Budil)公开表示:
某种意义上,一切都在改变,一切又都没有改变,如果说我们距离广泛、实用的核聚变还有多远,那么我认为可能还需要几十年!
此外,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贾斯汀·沃克(Justin Wark)在接受《卫报》采访谈及此次所谓的“跨越性成果”时,同样表示:
NIF(国家点火装置)只是证明了在实验室中产生核聚变是可能的,然而,制造像商业反应堆这样的东西需要克服的障碍将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政府为何要选择在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匆忙造假呢?
责任编辑:搁 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