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摄于湖北襄阳唐城,已获授权)
这几年,“汉服热”日渐兴起。在西安、苏州、扬州、洛阳、襄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各大热门景点周围,身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随处可见。“汉服热”的兴起,与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与中国民众的文化自信日渐增强密不可分。
这个春节,我在湖北襄阳唐城参加夜游活动,人山人海,“汉服”随处可见,异常火爆,也带动了汉服销售、租赁、妆造、摄影等产业和服务的发展。整体来看,“汉服”热起来,消费者很开心,商家也很开心。这是一个创造“美”、创造“幸福感”的新兴产业。
在“汉服热”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前进行筹划和思考,以便让“汉服热”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相关产业和消费需求,也能更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当代中国人传承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具体体现。
首先,“汉服”这个名称到底该如何定义?如何理解?我一个多月前在香港调研时发现,当地民众用的词是——“华服热”,其实是一个意思,但似乎“更准确一些”。中华民族“多元一统”,汉族是主体民族,但是,还有其他55个少数族。在实际应用中,“汉服”既不仅仅指汉族的传统服装,也不仅仅指“汉朝”时的传统服装,像旗袍等都包含在内。
第二,“汉服”虽热,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的知识却是非常欠缺的。到底各个朝代的服装有什么异同?到底古代不同职业人群所穿的服装有什么讲究?诸如此类,一般人都不太了解,商家也不太了解。所以,就造成今天市面上的“汉服”,有可能是各种朝代风格、各种民族风格的“大杂烩”,有可能是“四不像”。这对“汉服”产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此前,“锦衣卫”服装引发了一些网络争议,就在于此。
第三,“汉服”未来是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礼服”?如果可以,就更加需要有关专家把“汉服”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商家知道怎么设计、怎么生产,让消费者知道怎么穿、在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汉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就认真做。民众的自发热情可以理解,但是,终究还是不要犯常识性错误比较好。
基于上述问题,趁着“汉服热”,有关专家可以进行论证和讨论,对“汉服”这个名称进行审视,如果继续沿用,就赋予它新的、标准的、统一的含义,以免产生误解;如果不继续沿用,就看看是否可以用“华服”之类的词汇进行替代。
“汉服热”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部分,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期待传统文化专家多做一些科普,媒体多做一些引导。让大家不仅喜欢“汉服”,更了解“汉服”,人人都做“汉服”的专家,不犯常识性错误,不闹笑话,不引发不必要的舆情。如果有关方面可以考虑推出“汉服”科普小册子,或者是非强制性的“汉服”标准,我想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在推进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了解“汉服”的基础知识,也要有创新思维,这二者并不矛盾。技术、材料的进步,服装制造工业的进步,社会生活的演变,让我们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某个朝代的传统服装上,那就是“食古不化”了,关键还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汉服”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又具有时代感、时尚感,甚至是科技感。
在“汉服热”兴起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一些网民喜欢穿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服装,只要不是在特殊、敏感的地点和日期,且没有恶意挑衅的主观意图,我们就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能因为“汉服”热起来了,我们就拒绝其他一切外来的服装和文化。这个春节,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庆祝,我们也很开心。当今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欣赏、交流互鉴才是大趋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海纳百川”的大气度,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一切好的外来文化,并且将它转变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在今天仍在持续,也很有必要。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