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军人优先”的标识,可面对这样的标识,总有人质问:“凭什么军人优先”,有的人甚至在公共场合要求军人给自己让座,大言不惭地说“军人就得这样”,显得非常理直气壮。

  作者 | 刘斯郎

  来源 | 郎言志(liusilang520)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军人优先”的标识,可面对这样的标识,总有人质问:“凭什么军人优先”,有的人甚至在公共场合要求军人给自己让座,大言不惭地说“军人就得这样”,显得非常理直气壮。

  那么,到底凭什么军人优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因为在和平时代里,最忙碌、最辛苦的便是中国军人,他们值得拥有这样的待遇。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海内外不同视角切入,来看一看凭什么说中国军人值得拥有“军人优先”的社会待遇吧。

  1:保家卫国,戍守边关

  战争年代里,中国军人用血肉保卫山河;和平时代里,中国军人依旧在用血肉保卫山河。

  从争议不断的中印边境,到布满雷炮的中缅山区,从西藏深处的雪山边陲,到新疆戈壁滩上的寒沙万里,从冰天雪地的北国边关,到四海苍茫的南海诸岛,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戍守边关,换来了华夏大地的国泰民安。

  2017年6月,印度士兵入侵中国洞朗地区,阻扰中国边防部队的正常活动,随即引发了两国对峙。面对紧急情况,中国军人没有退缩,他们荷枪实弹地守在前线。而在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情况下,做好牺牲准备的他们,早已写好了遗书,并喊出“誓死与阵地共存亡”的血性口号。

  在面对媒体镜头的时候,这些坚守在中印冲突前线的边防官兵说:“人在,国旗就在”。话语朴实,却感人至深,因为他们,我们的国旗才能每日照常升起!

  而在中国云南与缅甸交界的中缅边境,因为此前当地局势一直不稳定,所以当地遗留有大量的地雷,这导致了很多可用的土地变成了“雷区”。近年来,随着局势的相对缓和,为了让边疆民众过上安稳的生活,中国军人勇赴前线,瞒着家里的父母亲人,从事着一般人不敢想象的扫雷工作。

  在新疆无人区巡逻的是他们:

  在雪域高原守卫国旗的是他们:

  从地冻天寒的北国边陲:

  到寂寞苍茫的南海之上: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把中国围城了一个“大圈”,而我们就在这个大圈里,成家立业,相夫教子。

  请问,他们可以优先吗?

  2:救灾救民,以命相护

  中国军人之所以忙,是因为他们的身上,除了军事任务外,还肩负着救灾救民的任务,和西方军人灾后荷枪实弹到现场镇压骚乱不同的是,中国的军人不带刀枪,在灾难来临前帮忙群众转移,在灾难发生时以命相护,在灾难发生后坚守救灾。

  不管是洪水、冰灾,还是台风、地震,中国军人从未缺席。

  2016年7月,超强台风尼伯特狂扫中国东南沿海,导致了浙闽多地受灾惨重。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福建闽清更是一度成为孤岛,大桥坍塌,道路中断,数个城镇被山洪“吞没”,所有人都在着急“往外逃”。

  而就在这时,接到灾情通报的福建各地军人,迅速向灾区集结,狂风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昏天黑地的暴雨也泼不垮他们的意志,因为他们的使命是——救人,救台风施虐下身处险境的父老乡亲。

  可天灾无情,赴前线救灾的军人刘景泰和另外两位战友一起被滔天的洪水卷入闽江。最终,两位战友受伤严重,而刘景泰却失踪于无情的洪水中。

  几日之后,刘景泰远在山东的老母亲赶到现场,几度昏厥,而在几日的搜寻无果之后,老母亲因为怕耽误部队救灾,一句“别找了”触动天下父母的心弦。

  直到几十天后,灾难过去了,人们才终于在闽江下游找到了刘景泰的遗体,但发现的时候遗体已经腐烂得难以辨认。

  不仅仅是刘景泰,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像刘景泰一样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走在防灾前线,走在灾难的核心区,奋斗在灾后最悲怆的环境里。

  1998年大洪水中,中国军人用躯体围成了“人墙”:

  2008年,他们奉献在抗震救灾前线:

  2017年,中国军人在台风灾后的澳门现场:

  新疆遭遇雪灾,在暴风雪中展开救援的中国军人:

  他们,在用生命保护我们。您说,军人优先过分了吗?

  3:千里护卫,大国担当

  这个世界上,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有中国军人在,大家就心安——因为中国军人,除了能救民于水火之中,还能千里相救于异国他乡。

  2011年初,利比亚境内局势紧张,炮火轰天,数万名中国公民受困于战区前线。面对着紧张的局势,中国军人再次行动了——接到中央撤侨命令后,中国海军、空军立即响应,分别派出军舰和军机,跨越万水千山来到利比亚,配合大使馆等其他海陆空救援力量,在一周多的时间内,成功撤离了35860名中国公民,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此一壮举,感动国人,也轰动世界。

  几年后,2015年2月28日,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遭遇空袭,共有将近590名中国公民受困。面对同胞随时可能遇到的战争险境,中国军方迅速动用军事力量,派遣一艘中国战舰于2月29日停靠也门港口亚丁,进行了又一次的撤侨行动。

  事实上,中国军人不仅能远赴千里接我们回家,还能在遥远的纷乱之地为我们保驾护航。

  大家应该对“中国海军护卫编队”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军方特意针对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猖獗劫掠的海盗设立的海军编队,意在保护过往的中国商船。

  截止201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用超过10年的时间,为1207批、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不仅保护了大批中国商船,还充分展现了世界大国的国际风度,赢得了世界的赞许。

  不管你在哪,有中国军人在,请您心安。

  4:国际维和,中国风度

  中国军人的肩上,除了保家卫国,还有一个源自大国使命的“天下担当”,他们要以世界大国“中国”的名义,远赴战乱和贫弱地区,展开维和行动,扶危济贫。

  2016年7月18日,凤凰卫视播出了一档筹备已久的节目《蓝盔丹心》,节目所讲述的主体正是中国维和部队的4万维和军人 。不过,和娱乐明星不同,这些维和人员的故事,少有人问津,也因此,在节目播出之后,收视惨淡。

  虽然很少被人关注,但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他们背负着家国使命,代表的是大国的风度,过着随时做好牺牲准备的生活。

  有时流民骚乱,有时枪林弹雨,面对着哀惨,守护着和平,这是他们一身军装下的青春。而穿上这一身军装,他们就得面对着“家国万里”的岁月之思,不能陪伴父母,不能呵护妻儿。

  除去艰苦,他们还得以命相陪。写好的遗书随时可能用上,可在用上的时候,已再也看不见家国和自己心心相念的家人。

  2016年7月,南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军激烈交火,中国维和军人杨树朋在战车里被炮弹击中,33岁的生命陨落在了这片遥远的土地上。而远在家中的妻子,也只能在心惊胆战中等来“嫂子,对不起!”几个字。

  是的,他牺牲了。他是寻常人家的儿子,是爱人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是守护和平的英雄,但他再也醒不过来。

  千百日夜,血雨腥风,苦于煎熬,也必须煎熬。

  在现实中,像杨树朋这样的中国维和军人还有很多。

  他们遥寄相思:

  他们扶危济贫:

  他们奉献一生:

  截止2018年,中国维和部队累计排除爆炸物9800余件,运送各类救助物资135万吨,接诊病患人数超20万次······

  身肩家国与天下,谁知血泪辛酸事。你说,他们凭啥优先?

  5:爱民爱国,杨我国威

  中国军人亲民,是出了名的,因为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军民一家亲”。

  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也是出名的,因为中国的军人,不但有铿锵铁骨,还配备有尖端的设备,壮我国威。

  他们可以这么帅:

  也可以走出国门“耍酷”:

  甚至可以这样在全球的镜头下“秀”出华夏风骨:

  这是大国之光,也是民主之魄!

  写在最后:

  如今山河安在,是因为有人洒尽青春;我们安居乐业,是因为有人以命相护;民族获得尊重,是因为他们在砥砺前行。

  他们是最强健的军人,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人。谁不曾是寻常人家的娇儿郎,谁不曾渴望陪伴在家人左右?


他们可能偶尔卖个萌,微笑着告诉我们“不辛苦”,但人不是铁打的,我们怎能不知他们的苦楚?人心冷暖,贵在理解。所以,请问那些质疑“军人优先”的巨婴们——军人优先,难道不可以吗?

  作者:刘斯郎,有态度的95后独立撰稿人,立足于为正能量发声的情怀作者。曾创下个人全年全网矩阵阅读3亿次的纪录。代表作品《超级中国》系列文、《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等。

  郎言志已授权版权方原创保护,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分享朋友圈随意。

责任编辑:主角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