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国与印度在西藏南部边境地区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战争。中国通常将这场战争称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毛主席称这一仗是“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展现出了高超的斗争艺术,果断坚决,收放自如。
而印度方面并没有在历史岁月中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认真反思,久而久之,反而形成心理障碍,总是妄想扳回一局。
印度当年犯了两个根本性错误:
一,盲目地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军事优势,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
二,严重错判国际局势,相信美苏两国超级大国都敌视中国,支持印度。
印度一意孤行结果就是,军事上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在国际上,不结盟运动领袖光辉形象被中国轻轻一掌打回原形。
不过,印度鬼鬼祟祟的小动作一直没有停止,在近几年,大家影响比较深有2017年的“洞朗事件”。
在这次疫情期间,中印双方在边境实控线西段的紧张局势升级,5月上旬以来,印方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加勒万河谷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
在典角、斗拉特别奥里地以及班公错湖地区,中国也加强了军事戒备。
印度媒体对加勒万河谷比较敏感,《印度时报》20日还专门提到,“加勒万河谷地区正是中印1962年发生战争的地方”,但他们没说1962年印军在加勒万河谷有多惨。
1961年印度政府制定中印边境“前进政策”后,就派出很小股部队在东段、中段、西段同时活动,并拒绝与中国谈判。印度媒体叫嚣,“如果中国想恢复印中之间的友谊,首先要从阿克赛钦地区撤出”。
印度总参谋局理论是:居高临下修建控制中国阵地的小哨所,可以切断中国交通线,迫使中国不得不撤离哨所。
到了1962年仲夏,印军西段修建了60多个哨所,1962年初中国开始作出强有力反应,凡是印军设立的哨所周围,中国就构筑更多的据点,5月,解放军摆出进攻阵势,准备摧毁奇普恰普河谷的一个印军新哨所。
印度西部军区认为守不住,向新德里请求批准撤回哨所。然而,印度内阁和陆军总部认为中国只是虚张声势,在考验印度的决心,因此,哨所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要派兵增援。
而在前一年,印军就在加勒万河谷行动,对于印度陆军总部来说,加勒万河谷是进入中国“占有”领土的最好路线之一。
但中国早在1959年之前就在上游的萨木崇岭修建了一个哨所,为了化解这一威胁,印军指挥官考尔中将竟然想派一支巡逻队溯河而上,对萨木崇岭哨所进行反控制,由于行动时已是入冬,哨所计划以失败告终。
1962年4月,印军再次出发。西部军区辛格中将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萨木崇岭的中国守军肯定会有强烈应当,因为中方已通知印方,他们在该区恢复了巡逻,所以,印军要尽一切力量来巩固原哨所,而不是建立新哨所。
考尔反驳了他的建议,考尔认为,反过来看,加勒万河谷同样是中国军队进入印度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必须抢先一步,防止中国这么做。
于是,印度派遣了善于吃苦的一个排的廓尔喀士兵翻爬陡峻山岭,来到加勒万河上游,并于7月5日构筑了工事。
7月8日,中国外交部提出了“严重抗议”照会,要求印军立刻撤出,并警告说,中国决不会放弃自卫的权利。
印度照会中国,如果发生任何不幸事件,一切责任由中国承担,中国必须停止无休止的“挑衅活动”……
加勒万河谷局势顿时紧张起来,7月10日,解放军出动一个连的兵力向印军新哨所进发,后增加到了一个营,并用高音喇叭向廓尔喀士兵喊话:中国和尼泊尔是好朋友,印度有侵略尼泊尔野心,廓尔喀人为印度服务是悲哀的愚蠢行为。
印度外交部召见了中国大使,称中国军队再这样做,印军就将开火。
7月下旬,解放军距印军哨所已只有一百多米距离,在廓尔喀士兵万分紧张之时,解放军突然主张后撤一段距离,但包围圈的兵力增强了,切断了印军陆路粮食供应线。
西部军区向新德里请求空投,但印度陆军总部当天答复,坚持陆路运输,在这场对视游戏中,中国已经先眨眼了(后撤),只要再坚持下去,主动权就在印度手里。
运送粮食小股部队被派往加勒万河谷,8月,他们在接近哨所时遇上了解放军的枪口,在开火警告下,运粮小队只好原路返回。
面临断粮绝境的廓尔喀士兵不断向西部军区求救,陆军总部这才答应对哨所进行空投。
本来按照辛格中将的判断,印军后来在加勒万河谷的惨败是可避免的,但印度高层却相信,利用四五月份溯河而上修建哨所可以造成既成事实,中方不会有实质行动。
正是印度这种一厢情愿的赌博式心态,令局势走向了军事冲突。
再说印度媒体,疯狂叫嚣击退中国“侵略者”的是他们,后来大喊“新德里即将沦陷”的也是他们。
7月11日,印媒报道了中国军队包围加勒万哨所的消息,并称中方不敢进攻哨所,媒体就认为印度已经取得胜利,欣喜若狂,连国会议员都说加勒万事件提高了全国士气。
《印度教徒报》称:中国军队撤退足以证明,只要印军坚决,中国除了恫吓之外不会再有什么行动。在阿克赛钦舞台上,只要印度够勇敢,中国就会在相撞之前扭身躲开,阿克赛钦终将“回到”印度手里。
尼赫鲁总理在政治和舆论再加上陆军总部的盲目乐观气氛下,将原来的“只到遭到射击时才开枪”的命令,改为“当危险迫近阵地时就可以开枪”,并将这道只给加勒万哨所守军的命令,扩大为给西段所有部队的命令。
解放军为什么在7月份距离加勒万河谷印军哨所100多米时,突然后撤?现在有多种解读,但印度就此变得目空一切,说明其判断力是何等低下?
印度主流媒体则天天忙着画地图,宣称“尼赫鲁正在取得拿破仑式的胜利”。
其它小报更是兴奋异常,印度军力雄厚,装备精良,中国边防军战斗力低下,交通线过长……
8月,人民院(议会)辩论加勒万河谷及西段形势时,有议员称:200名印度士兵就等于2000名中国士兵,我们为什么要怕他们?为什么不将他们撵回去?只要政府发出号召,半年内,印度就可以拥有400万大军开往喜马拉雅山,“收复全部领土”。
在议会与媒体全部处于头脑发热状态时,尼赫鲁出于政治考虑,已不可能叫停“前进政策”。
而印度驻美国大使K.尼赫鲁(总理的堂兄弟)对电视记者表示,印军装备极差,不可能保证国家安全……结果,议员们要求将他撤职,并给予制裁。
9月,《印度斯坦时报》发表专评文章,“还要等多久?还要忍受多少耻辱?”
11月尼赫鲁访问华盛顿,得到了肯尼迪总统热情接待,而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斯帕克曼则说:我们早就希望印度这么干(对华强硬),此时减少对印度援助是不明智的。
有了美国加大援助的暗示,印度政府更是得意非凡。
英国驻印高级专员这时也表示,不管中印边界历史如何?英国此时将无条件地、全力地支持印度。
苏联则采取了中立态度,中苏作为盟友,这意味着同情印度。
加勒万河谷这时的空投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许多物资都投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而且中国收下这些麻袋和木箱后,还提出了抗议。
另外,在班公湖和斯潘古尔湖之间,印度人也在修建阵地,他们乘坐小汽艇在班公湖上巡逻。
辛格中将8月中旬曾给陆军总部写过一份报告,提出中国坚决要控制西段,并建立了巨大军事优势,而印军哨所虽多,但都孤立无援,军事上,我们无法守住阵地,更不要说跟中国摊牌。现在撤出哨所守军,中国非但不会干涉,而且还欢迎印军这样做。
但这份政治不正确的军事报告,被总参谋局无视。
1962年10月20日清晨5时,随着解放军发射了两颗信号弹,一时间各个印军阵地炮声枪声不断,对印自卫反击战全面打响。
加勒万河谷印度哨所早上用无线电报告受到炮击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他们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虏。
10月22日,在一片惊恐的气氛中,印度国会全力指责国防部长梅农误导了总理和议员,梅农被迫辞职。
10月31日,尼赫鲁接管国防部。
英国《泰晤士报》嘲笑印度脱离了现代世界。
美苏都没有给予印度真正的帮助,除了口头上的鼓励,全世界都在为古巴导弹危机而提心吊胆。
10月20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西段奋起自卫反击。在西段,痛快淋漓地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赶走了侵入克节朗、达旺等地的印军。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对中国国内发展计划而言几乎毫无影响,但间接打断了印度工业化进程。为了急于求成,应付中国下一次进攻,印度失去了理性,不断增加国防费用,放弃了重工业建设计划。
直到今天,两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完整度对比,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印度现在又是乘着四五月份在加勒万河谷搞工事,班公湖上漂汽艇,而美国第一副助理国务卿韦尔斯在公开为印度打气,煽动紧张局势。
如果印度重蹈覆辙,再犯判断失误的老毛病。
再次开战,印度很可能被打回农业社会。
责任编辑:夏漠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