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大事。
第一、今天是教师节。
朋友圈被感恩老师的精美图片和温暖之词刷屏。
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教我世界的宽度,也识得人生的高度!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发展,教育是关键!
第二、华为再次面临大范围“断供”。
据《韩民族日报》9日报道,芯片大厂韩国三星和海力士已经“断供”华为。不仅仅是芯片,从15日起,三星和LG还会停止向华为供应高端智能手机面板。
这不是一般的断供,这是美国倾一国之力对华为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全方位打压,不死不休。
有一个奇特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面临美国制裁,受尽美国打压和屈辱的都是早年被“以市场换技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只做设计,不搞生产”等西方“科技倾销”理论忽悠的科技产业。
当时国人引以为经典,于是不做全产业链,不走重资产。
但是,有倾销,必然会产生垄断;有垄断,必然会有野蛮压迫。
这就好比一柄双刃剑,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经济,但也能在关键时刻卡你脖子,断你筋脉。
这一点,如同木马屠城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很多引以为傲的产业里,早就被人家布下伏兵,只等摔杯为号,一剑封喉。
川普:我就是摔杯者!
现在华为断供、中兴“难兴”,被人卡脖子,受人限制,仰人鼻息。教训如血,历历在目。更关键的是,国家面临经济安全、产业安全漏洞。
这是给那些鼓吹“科学无国界”的人,一记重重耳光!
那些还抱有幻想的人,清醒一点吧。美国只要想维护自己的霸权,无论中国姓共还是姓资,一旦发展到威胁其霸主地位的规模时,都必然遭到美国暴风骤雨式的雷霆打击。
这方面,日本是亲历者,法国更有发言权。
怎么办?
2020年7月底,面临芯片断供的艰难情况,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带队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
提出了任正非之问:
没有原创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房屋、汽车都会饱和的,饱和以后如何发展?不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都会产生。
如果要说市场国际化,估计国内没有多少家公司比得过华为。但是,当华为在技术领域超过美国公司的时候,一样遭到来自美国的打击。如果不是任正非早有战略“备份”,华为的今天还有明天吗?
任正非说,华为刚想点燃5G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目前国际局势,中国很难,华为更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
华为已经提出了“南泥湾计划”,要实现全产业链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略目标。
如何解决中国科技短板的问题,任正非认为,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要启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这样就会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一年地逼近未来世界的大门。
二、三十年后,他们正好为中华崛起而冲锋陷阵,他们不是拿着机关枪,而是拿着博士的笔。
基础教育从哪里来?从中小学抓起。
然而,最近有个新闻,三观尽碎。是说贵州省毕节市有个大方县,竟然长达5年时间内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
老师们欲哭无泪、投诉无门!
如果不是被国办督查室派员“明察暗访”发现,估计现在仍然拖着不管。
大方县真是不“大方”。连老师那点微薄的工资都拖欠,怎么没见他们县长大人自己的工资被拖欠啊?
连工资都无法保障,如何保障老师们能够安心、尽责的教学?长此以往,大方县的教育能上的去?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出了问题,就是动摇根基。
当然,也不是没有方法。
政绩考核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国家考核什么,地方官就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单方面追求GDP,地方就不惜杀鸡取卵、破坏生态搞发展。现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几年的生态环境是不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改变?久违的蓝天白云朝霞夕晖,是不是又重新回到了很多曾经被雾霾包裹的城市?
如果对地方上加大对教育考核的分量,地方是不是立即会向教育倾斜?到时候抢人大战中,不仅仅是科技人才,还会有教育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纵有天才儿童,如果没有好的教育,也成不了伟大科学家;即使成了科学家,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也闯不出一番天地来。
这一次,湖南走在了前面。
2020年8月,湖南省提出要支持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在浏阳市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暂命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显然湖南的雄心不止在建设一所普通大学,而是一个高水平本科院校。
新闻一出,一石激起浪千层。
网络上再次响起那句直指人心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上世纪90年代,改开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出现崇洋媚外思潮。那是“以市场换技术”,依靠引进来来实现技术进步的“黄金时代”。更是兴起一帮打着外资旗号的买办群体,拼命鼓吹“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神州上下、人心浮躁、一切向“钱”看。
钱学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5年,写了一封信。
xx等同志:
元旦刚过,我就给诸位写这封信,这是因为我读了《中国科学报》去年12月26日4版上几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1周年的“毛泽东于科学”研讨会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要我们创新,我们做到了吗?回想在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是按毛主席教导办的:
1. 我国理论物理3提出基本粒子的“层子”理论,它先于国外的“夸克”理论。
2. 我国率先人工合成胰岛素。
3. 我国成功地实现氢弹引爆的独特技术。
4. 我国成功地解决了大推力液体燃料氧化剂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问题。
5. 其它。
但是今天呢?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
我们这个小集体,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奉上所说文章复制件,请阅并思考。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95.1.2
这封信目前收录在《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一书中。
从钱老的信中可以看到,他不断反思和提出疑问,认为中国必须创新,而不是跟在洋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
“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一语中的,振聋发聩!
遗憾的是,25年后,仍然没有重视钱老的警告。直至今天,我们仍在关键技术方面被人卡脖子。
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甚至那些国内顶级学府一无例外的都是跟随型。没有原创、不敢原创,常年拿着外国大学的研究和理论立课题。事实上成了洋人的附庸,如软体动物一样寄生着、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外国没研究的就是没前途,外国热门的国内就炙手可热;衡量学术水平和业绩的最高标准,不是看学术价值,只认是否是在国外发表的英文论文,而且重数量,不重质量。
一切唯论文论,一切唯国外发表论,一切唯洋人论....唯一不信的是自己人。
你看,是不是如同当年有人高谈“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一样?让人可笑。
崇洋媚外是表象,根子上还是失去了自信,不敢创新,或打压创新。
20年前,谁也想不到中国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成就;
20年后,谁也想不到美国会无耻的利用科学技术卡中国科技发展的脖子。
中国很忧虑,美国很焦虑。
中国存在问题,美国同样充满危机。
怎样才能打破这个瓶颈?
其实,中国航天人早就给出了答案。
如果有人质疑中国航天的发展前途,我们不妨看一个数据。
神州5号发射时,七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平均年龄53.6岁!几乎都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神州6号发射时,飞船和火箭试验团队,35岁的年轻人占了80%,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平均年龄32岁!
2016年,神州11号发射,团队年龄平均只有30来岁!
嫦娥四号登月背后,年轻面孔让人振奋!
中国航天面临国外技术全面封锁,为何能够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超越之路?
除了有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外,还有一个秘密:
团队不断优化,不断吸纳新人。人才储备从量变到质变,于是,人才层出不穷!
所以,航天人这种善于面对封锁,善于自力更生,善于“后来居上”的精神,值得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牢记和借鉴。
大疫之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何应对美国的野蛮打压和围困?钱老早就给出答案:
“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钱老已逝,精神长存!
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
责任编辑:春风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