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轻声教育,其初衷是好的。但在当下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自由还没到位,却要求一切交流都“轻声”,似乎不算善意——好的教育并不是只强行要求孩子,而是通过家长、老师及所有社会人的行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近,《钱江晚报》报道了杭州一小学“轻声教育”的一则新闻,网上线下点赞者居多。其实,这是一则“旧闻”,说的是杭州市凤凰小学从2017年10月起,正式推出“轻声教育”。可能是因为大家被众多不和谐噪音所困扰,所以旧闻新炒也广受热评。

  

  确实,如今的公交、电影院、广场等公共空间,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旁若无人的高声跳叫、大声喧哗,这些问题的表面是音量,其根本正是素养。

  

  教育从娃娃抓起,确实没有错。不过,大人生病孩子吃药,社会问题都找学校似乎并不准确。爷爷奶奶在广场舞下轰天雷,爸爸妈妈在高分贝下大声吵,你还指望孩子轻声轻气、和颜悦色地说话?

  

  在菜场、课间等公共场合,因为环境吵杂,所以人们只好大声说话,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年幼的孩子非常容易专注于某件事情中,不注意他人说话,所以我们习惯于提高音量,让孩子听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意识——想要让人注意到自己,就要提高音量。“盯着对方眼睛、大声说出来”,似乎成了尊重对方且能得到对方重视的一种方式。

  

  再从生理上来看,儿童的神经发育不完全,无法准确地根据环境判断应该使用的音量,如果用成人的标准来约束他们,似乎严苛了点。而现在课业负担重、各方压力大,孩子们很是压抑,情绪总是得不到发泄,如果在课间仍限制他们随性说话和自由跑跳,肯定影响其良性成长。或许,凡事“轻声”正是当下男孩子“太娘”的一个成因。

  

  且在中国,人与人交往都比较热情,如果过于拘谨会被视作冷漠。因此,所谓外国的安静交往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并不完全适用。

  

  音量大小适度是一种现代文明,但并不是一味地要求降低音量,而是“宜小则小,宜大则大”,在演讲、表白等很多时候,反而需要“大声说出来!”

  

  轻声教育,其初衷是好的。但在当下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自由还没到位,却要求一切交流都“轻声”,似乎不算善意——好的教育并不是只强行要求孩子,而是通过家长、老师及所有社会人的行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水墨江南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