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转折点,同时会议通过的《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的核心法律依据。
中日之间不平等条约正式废止
回溯至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日本借机挑起侵略性的中日甲午战争。甲午一战,中国军队惨败。1895年,中方代表李鸿章在日本的马关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等。由此,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并要求条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交接清楚。
《马关条约》的签署,使日本长期以来妄图霸占台湾的贪欲得以实现,此后其在台湾进行了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以残暴的高压政策治理台湾,妄图使台湾人民屈从。但台湾人民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抵制日本的殖民统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自此,中国大陆处于艰苦的对日抗战时期。日本对台湾的控制,也更加变本加厉,强制推行所谓“皇民化运动”,企图进一步同化台湾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台湾在其对华南以及东南亚扩张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台湾的经济和军事方面,日本采用极端强硬的暴力手段,妄图使台湾成为配合其侵略计划的基地,为其推行的侵略活动提供相应保障。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彻底压制台湾民众的反抗斗争,更不能阻断台湾人民的日夜思归之心。抗战时期很多台湾同胞设法回到大陆积极参加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英国、中国相继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国正式发布对日宣战布告,明确宣布:“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中国对日宣战就意味着《马关条约》等中日之间一切条约协定的自然废止,因此日本借以侵占台湾的法理依据也就不复存在。
《波茨坦公告》明确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1943年,在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美军也逐渐取得了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朝着有利于同盟国的形势发展。11月下旬,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会议三方最终达成共识,并于12月初发表了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的实质精神是要瓦解所谓的日本帝国,亦体现着尊重中国领土完整的原则。宣言明确向国际社会宣告,中国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一系列被日侵占领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日本对中国领土的窃取是非正义的侵略,中、英、美三国将联合起来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必要的行动。
随着战事的发展,1945年5月8日,陷于内外交困境地的德国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战争发展局势更加清晰明朗,同盟国的打击目标直接集中指向仍在负隅顽抗的日本。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中国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终止其逾越自身领土范围的非法侵略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等领土无可争议的主权,肯定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无条件投降。9月2日,美、英、中、法等9国代表于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表示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又有苏联参加的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战败的日本亦对《波茨坦公告》的内容予以认同并加以确认,这就表明当时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台湾等地区的领土主权是不存在任何争议的。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的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一系列的国际协定,组成了环环相扣的国际法律链条,确定了台湾的法律地位,即台湾为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在事实上归还中国
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在台北市主持对日受降仪式,接受日本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吉利的投降。陈仪庄严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此一极有历史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中国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至此,自《马关条约》签订后被日本窃取了50余年的台湾主权终于又回归中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民众饱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欺凌和压迫,历尽坎坷艰辛,终于以不屈的抗争迎来了胜利的解放,台湾人民“终以纯洁的中华血统归还给祖国,以纯洁的爱国心奉献给祖国”。受降典礼结束的当天,“台北40余万市民……老幼俱易新装,家家遍悬灯彩,相逢道贺,如迎新岁,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狮龙遍舞于市,途为之塞。”“家家户户,欢欣无比,家家户户,祭祖谢神,向先民冥中告知台湾已归回祖国。”台北乃至整个台湾都沉浸在重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无比喜悦之中。创刊于当日的《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指出:“回忆50年的往事,像一场噩梦。一旦醒来,说兴奋不是,说安慰也不是。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只觉得幸福与感谢……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台湾同胞所受的痛苦,尤其深重……台胞们!前日我们是奴隶,今天我们是主人,做了主人责任加重了!”为了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台湾人民把10月25日定为“光复日”。
中国人民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决心驱逐了日本侵略者,收回了被日本侵略者占据和践踏的领土。尤其是台湾的光复,从此洗却甲午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五十年的耻辱烙印,也表明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伟大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这无疑进一步加固了日后两岸统一的历史依据和国际认同。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目的是迫使日本提早投降,并且规定日本投降以后的处理事宜。同时《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依据《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中国政府收回了台湾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领土及主权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责任编辑:水墨江南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