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 >直击西方 >浏览文章

导读
中日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所谓的“悬案”,垂秀夫在任期间,两国可能就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不排除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作为日本驻华大使的垂秀夫,愿意表达,又乐于交流,这对中日关系很重要。

编者的话:今年初,在中国抗疫的关键时刻,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词句一度带给很多人感动与抚慰。但仅八九个月后,一项中日联合调查显示,两国民众对彼此国家的好感度有着冰火两重天般的落差。2020年对全球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中日关系也经历了明显温差。疫情期间人们感受到互助的温情,各种摩擦争议带来惯有的萧索,日本紧随遏制中国的美国步伐更是导致信任难题。但今年两国高层的互动往来、RCEP的签署等,都显示中日有更大的相处和共同发展空间。时近年底,恰逢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履新,《环球时报》记者于17日对他进行书面专访,请他回看这一年两国间的交流互动,并展望未来的中日关系。本报也是垂秀夫履新后第一家采访他的中国媒体。

有这样一句话,它代表了日本国内多数人的看法

环球时报:能否介绍一下您此次赴任的工作重点?

垂秀夫:在此次来华赴任前,我同众多政治、经济、文化界的领导们见了面。其间,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即“日本的未来取决于今后的对华政策抉择”。我认为,这代表了日本国内多数人的看法。

对华关系乃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两国间还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事情和意见分歧,但毋庸置疑二者也是互相搬不走的邻居。既然如此,我们就只有通过外交手段在日中之间构筑起稳定的关系。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放弃正当的主张。而我们为此所要构筑的是稳定的、能够坦诚相见的关系,特别是高层之间可随时沟通的关系,否则将无法保障信息通畅。另外,在坚持正当主张的同时,也要尽量开拓合作领域,积极保持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今后在两国之间构筑高层可随时沟通的、稳定的、具有建设性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环球时报:日本今年迎来新首相菅义伟,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将于明年初上任。请问:日本接下来在对美、对华方面将采取何种外交政策?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日本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垂秀夫:日美是同盟关系,而日中关系对日本来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另外,中美还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大国。在当前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日本的国家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角度出发,中美两国构建稳定关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国新总统上任后,我们将继续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并期待两国展开建设性协调。今后,日本将继续在保持与同盟国美国巩固信赖关系的同时,密切与中国的沟通,旨在一道肩负起构筑基于国际准则的自由和公正世界秩序的义务。

“国民感情问题有着非常脆弱的一面”

环球时报:中日韩等国日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方还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将给中日经济交流带来何种影响?两国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加深合作?

垂秀夫:TPP11(日本官方及主流媒体以此称CPTPP——编者注)的意义在于,在世界推广高标准和均衡化的21世纪规则。因此,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经济体对此给予关注。

另一方面,TPP11无论从市场准入方面、还是规则方面,都有着高标准的要求。至于包括中国在内此前表示兴趣的经济体是否已经做好满足其较高要求的准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前的课题是RCEP协定的落实工作。希望该协定起到这样的效果,即不仅能改善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的市场准入环境,还能对完善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等规则、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以及提高供应链效率方面起到助推作用。

在上个月的日中外长会谈上,双方一致同意在农产品贸易、人员往来、旅游、环保节能等共同关心且方向一致的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再者,同为肩负责任的大国,也将继续致力于气候变化、贸易等全球重要课题的解决。

环球时报: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中日之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民间友谊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北京—东京论坛”11月公布的调查显示,中日两国民众感情出现反差。针对这种现象,王毅外长表示“值得深思”,您在致辞中也称“有必要认真思考”。为扭转这种局面,中日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垂秀夫:外交涉及的是国与国的关系,尽管说有各自的政府在管控,但归根结底国民之间的感情和信任问题正是需要外交部门去努力妥善应对的问题。

根据此次舆论调查结果,对日本印象“好”的中国人增多,而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很多。在过去中国人对日印象极为不佳的时期,中方经常要求日本政府采取举措。而日本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健全吸引中国游客的制度,切实开展各种文体交流和青年交流活动等。国民感情问题有着非常脆弱的一面,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其突然爆发的导火索。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改善中国人的对日情感而不懈努力。

在日本人对华情感方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值得中国官方人士研究(本报曾专门刊登专家文章分析此现象背后日本的“三大滞后”,即面对中国发展,心态调整、媒体促进和政府引领作用滞后。本报记者计划在将来同大使面谈时就该问题深入探讨——编者注)。当然,我们愿意同中方一起思索,如有需要也可以提出参考意见。对于中方的努力,我们会全力以赴予以协助。搞好外交部门同行间的沟通,正是我们外交官的职责所在。

另外,在此次舆论调查中,日中双方均有约7成的人回答说“日中关系很重要”。正因如此,我认为日中两国应该有更多的人,逾越认知上的不足和感情上的障碍,以谦虚坦诚之心客观看待对方,开展多领域和多层次的交往。

2022年将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大节点之年

环球时报:中方广泛关注日本拟在武汉新增领事机构的消息,目前进展如何?在武汉新增领事机构将给日本在华工作提供哪些便利?

垂秀夫:关于设立武汉领事办事处事宜,日方2012年就向中方提出申请,为争取早日开设,今后还会继续跟中方协调。现在湖北省及湖南省的领事业务都是由大使馆负责的。这两省距离北京较远,许多当地的日本侨民希望附近能够设有方便的公馆。办事处的开设,将进一步有利于在华保护侨民和协助日资企业等工作。

环球时报:您对2021年以及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期待?

垂秀夫: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残奥会举行仅半年之后,还将举行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特别是2022年我们将迎来“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是日中关系史上的重大节点之年。

菅义伟首相和习近平主席等两国高层一致同意,共同为成功举办这两届奥运会、残奥会而携手合作。为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奥的成功举办,我愿在驻华大使的位置上发挥桥梁作用。

2022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一定会隆重庆祝。同时,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展望100周年,进一步扩大下一个50年日中关系发展重任在肩的两国青年交流。我们大使馆将努力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机会,以期加深两国年轻人对彼此的关注,营造交流良机。在线手段应用在疫情时代已被证明行之有效,我们希望使用这些新手段继续探索和提出新的交流模式。

我联系采访三任日本大使的经历(相关链接)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垂秀夫赴任之后,把《环球时报》作为其发声的第一家中文媒体,这件事本身就有些不太寻常。自从2014年进入媒体行业,我历经三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是唯一愿意接受我报采访的一位。

刚入行时,我经常能在各种场合见到时任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这位“胖大叔”和蔼可亲,经常系着一条印有熊本熊图案的领带。我和他私交不错,一直想找机会对其进行专访,还一度就此事与使馆接洽,但出于一些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木寺大使私下告诉我,他可以接受采访,聊聊旅游,说说美食,唯独不愿谈政治。

“中国学派”出身的横井裕2016年接棒出任日本驻华大使,在履新招待会上用流利的中文致辞。彼时的中日关系出现回暖趋势,作为公认的“知华派”大使,我认为他是谈论两国之间热点问题的不二人选。可惜,对于我多次表达希望专访的意愿,横井大使每次都是当面拒绝,双手比出一个大大的“叉”,没有一丝沟通余地。

很多人对我说,在日本人的印象中,《环球时报》是类似于日本《产经新闻》的存在,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外交官轻易不敢在《环球时报》上发声,担心在本国遭到批判。作为一名主要负责对日报道的记者,我专访过不少其他国家的大使,却从未采访过日本驻华大使,这让我感到遗憾,我更为日本驻华大使明明身在中国,却瞻前顾后不敢言语感到惋惜。

中日友好嘴上说说不难,哪怕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好像也不赖。但是,这是健康的外交关系吗?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针对某些问题,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开诚布公地“说”。

7月中旬,有日媒披露说,时任外务省官房长垂秀夫有望成为新任日本驻华大使,之后我便开始关注他的动向。虽然此前从未与垂秀夫有过直接接触,但听说他几乎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和别人一起吃,每个月只在家吃一次饭,每年和中国人聚餐超过300次。这些信息显示,他是个愿意交流的人。

于是,我决定争取对垂秀夫进行专访。这项工作从10月开始启动,我和同事们还有日方对接的工作人员,一起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和努力。没想到,垂秀夫不仅愿意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还把我们安排成第一家接受采访的中文媒体,尽管令人惋惜的是,原计划的当面采访因故临时改为书面采访。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在一封回复《环球时报》记者的邮件里,他说,“贵报作为国际新闻报道媒体在中国颇具影响力,蒙贵报盛情要求采访,令人深感荣幸”。

外界用两个“史无前例”形容垂秀夫此次履新。这是他第4次来到中国大陆工作,此前曾两次被派驻到中国台湾,一次被派到中国香港。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从未去过任何一个华语圈之外的地方工作,这在外务省当中“史无前例”。而且,按照惯例,在出任驻重要国家的大使之前,往往要先去一些外交关系没有那么重要的国家“锻炼”,而垂秀夫首次出任大使就来到中国,堪称“史无前例”。有外交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永田町认为“没人比垂秀夫更了解中国”,期待他可以帮助日本找到和中国相处的方法。

愿意率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在这家既具影响力又在日本颇具争议的媒体上发声,或许可以算作垂秀夫赴华履新的第三个“史无前例”。由于他来自日本外务省的“中国学派”,一些学者把他当成“亲华派”,我认为这是一个误会。严格来说,他应该是一位“知华派”,他懂中国,了解中国,但始终代表着日本的国家利益,坚持着日本的政治主张。

中日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所谓的“悬案”,垂秀夫在任期间,两国可能就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不排除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作为日本驻华大使的垂秀夫,愿意表达,又乐于交流,这对中日关系很重要。▲

责任编辑:水墨江南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