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美国“捍卫人权”的历史,皆是一幕幕血淋淋的场景。
两次车臣战争,是俄罗斯历史上两道不堪回首的伤痕,而且美国是在与俄罗斯关系尚好情况下,扶持起了车臣恐怖组织和分裂势力。
至今,车臣极端主义势力仍未被根除,为了防范这个毒瘤”重新危害社会,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应对,但西方因车臣问题对俄罗斯制裁次数则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12月10日,美国以“侵犯车臣人权”为由,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象包括联邦政府和车臣地方官员,连“阿赫玛特”足球俱乐部、车臣矿泉水公司也没有被放过。
这二十几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利用车臣问题寻找分裂俄罗斯的机会,至少要分散其精力、牵制其发展。
俄联邦车臣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南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介于亚速海、黑海和里海之间;
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大多属于逊尼派,首府格罗兹尼。在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通过南北铁路和公路,可以将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朗连结起来,东西方向可以建立里海与黑海的陆上走廊(能源输送)
在美国眼中,车臣地区由于其民族和宗教背景,是美国实现在中亚、高加索地区战略布局,遏制俄罗斯的一个理想切入点。
90年代中期,克林顿政府及其西方盟友成功地使用武力干涉肢解了南斯拉夫(波黑战争),但却不敢同时使用武力干涉车臣问题,不得不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一、支持并壮大车臣分裂势力;
二、支持并纵容车臣恐怖组织;
三、将车臣问题(俄罗斯内政)国际化;
四、打“人权牌”,用制裁手段孤立俄罗斯
两次车臣战争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并成为苏联的政治继承人。
极度虚弱的俄罗斯被美国誉为“民主新星”,叶利钦相信自己与西方坐在了同一条船上。然而,两场车臣战争背后都是美国的黑手在操纵。
西方并不甘心仅仅是肢解苏联,而是要进一步肢解俄罗斯。一旦车臣分裂,那么其它高加索地区,如印古什、切尔克斯也会出现连锁反应,置俄罗斯于死地,直到西方取得彻底胜利。
当时这里叫“车臣--印古什加盟共和国”,前领导人扎夫加耶夫因为“819”事件下台,原苏军少将杜达耶夫上台。
杜达耶夫本人在1990年回到车臣,成立了“兄弟”组织自立山头。
杜达耶夫最初并不指望独立,因为车臣只有苏联留下来的枪,却没有钱,他只是想向克里姆林宫索取更多权力。这时,美国人却表示愿意向车臣输送援助(金钱)。
有了西方这碗酒垫底,杜达耶夫于1991年11月1日宣布车臣为独立国家,并通过“民主选举”成为了车臣总统,而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的莫斯科根本无力去处理车臣问题。
1992年,美国国务卿贝克特意访问了车臣地区,表达对这里“人权”的关心,而联系此事的俄罗斯外交部长科济列夫自己却从未到过车臣。显然,美国外交官比俄罗斯政府更关心车臣,这难道还不够反常吗?
国务卿贝克告诉在格罗兹尼暗示车臣分裂组织,西方在全力支持他们,为了让车臣更加民主和自由,“你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杜达耶夫接受西方秘密资金,组织了正规武装,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事。
那些原先藏身于“多元文化”、“思想多元化”幌子下的极端势力,也纷纷扯下伪装,建立了恐怖组织,资金同样来自西方。
1994年,车臣战争爆发,美国经由阿富汗-中亚通道向车臣武装提供了大量资金、技术、武器援助,CIA还多次将收集到的俄军行动计划通报给杜达耶夫。有的情报甚至在叶利钦看到之前,杜达耶夫就已经了解。
当车臣战争陷入僵持状态时,西方舆论纷纷向莫斯科施压,1995年2月10日《纽约时报》发表《克林顿与科尔(德国总理)批评俄军进攻车臣》一文,给予了车臣叛军极大的舆论支持。
德国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美国则是以冻结IMF(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货款为手段逼迫叶利钦向车臣让步
战争一直打到1996年,这一年是俄罗斯大选年,在权衡利益之后,美国站在叶利钦一边,阻止久加诺夫(俄共)获胜。
1996年4月21日,杜达耶夫这条命被美国作为政治筹码送给了叶利钦(泄露他的行踪,被俄军将他电话定位,用导弹炸死)
这样,车臣叛军便很配合地与叶利钦达成了停火协议,给了叶利钦极大的政治支持。
车臣也通过停火协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除了外交权和宪法立法权,不再接受莫斯科管辖。
1997年1月,叶利钦承认叛军新首领马斯哈多夫为车臣总统,等于承认了车臣叛军合法性(只有名义上的统一)。
美国达到了其初步目标:让车臣在政治上脱离莫斯科,给俄罗斯未来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地雷。
第一次车臣战争宣告结束,1997年美国在北约马德里峰会上提出了东扩计划,1999年将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正式纳入北约旗下,将包围圈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
这时,车臣分裂势力这颗雷又爆炸了,开始在内部配合美国计划,1999年8月10,车臣宣布正式独立,战争再次爆发。
刚刚出任俄联邦总理的普京,将车臣叛军定性成恐怖组织和分裂势力,
普京说:“就算在卫生间里发现分裂分子,也得将他摁死在马桶里”。
在这种清晰的方向指导下,9月19日俄空军对车臣发起了猛攻,开始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美国则成立了“争取车臣和平委员会”,由布热津斯基担任主席,前国务卿黑格为助手,继续为车臣叛军提供资助。
但这次由普京负责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犹豫,俄军以最坚决态度对叛军进行打击。
10月18日,俄军占领大多数车臣领地。
12月,俄军攻下古尔杰梅斯、阿尔贡等城市,以10万大军对首府格罗兹尼实行三面包围。
2000年2月,马斯哈多夫跑路。
2001年1月22日,普京宣布撤出主力,战争结束。车臣叛军则化整为零,或潜伏、或逃亡美国和欧洲。
但事情并没有完,在西方支持下,车臣恐怖分子在境外获得了生存空间,并被美国称为民主战士,不断在俄境内制造恐怖袭击事件,2004年9月1日,“别斯兰事件”震惊全球。
当车臣恢复稳定,车臣人民摆脱极端主义绑架开始重建家园时,西方则不断以各种“人权、民主、自由”为名制裁俄罗斯,车臣的农产品不能出口,连矿泉水公司都成了“侵犯人权”的证据。
那么,美国要的车臣“人权”是什么样的?
不用上班、不用学习工作技能、不用掌握俄语、不用融入社会、不需要面包、不需要房子,只要念经、只要“民主自由”。
凡是带有极端主义色彩的个人和组织,都能得到西方资助,如果在车臣混不下去,那么他们就在美国大使馆人员帮助下逃到西方,成为指控莫斯科侵犯车臣人权的“证人”。
但是,那些得到西方庇护的恐怖分子,他们的极端主义思想和行为,最终又反作用于西方社会。
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凶手19岁的萨纳耶夫就是车臣裔,美国媒体为了证明这不是因果报应,拼了命地往别处上扯。
土耳其安卡拉火车站爆炸案,造成近百人死亡,主谋恰塔耶夫也是来自车臣,却得到了欧洲人权法院庇护,拒绝引渡给俄罗斯。
车臣经历两次战争,车臣人民得到的结果是社会生活水平倒退50年,水电设施基本炸毁、交通设施时断时续,重建之路谈何容易?美国要的就是这种“人权”。
当车臣人民重建家园时,美国的手段就是:制裁、制裁、制裁。这就是美国对其“无比关心”的车臣穆斯林的态度,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邪恶的操盘者拿“人权”为借口,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来干涉别国内政,早晚会有报应的,为此助纣为虐的个人或组织也同样不会有好下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恶终有报!
责任编辑:春风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