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扛着三角蓝色的团旗,每人一身单衣、一双草鞋、一把雨伞和一只行李袋,轻装上路。简陋的行李,小小的身体,承载着千钧重的家国梦。
(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前在学校礼堂前留影)
彼时正值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空前的民族灾难亦是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拯救国家危亡的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新安小学第二任校长汪达之便决定,带着孩子们组建新安旅行团,以长途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第一任校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于是,这群年纪最小仅12岁的少年们,跃进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在民族解放斗争的风浪中经受教育与锤炼。
贫乏的物质条件下,孩子们节衣缩食、自给自足,辗转四方极力宣扬抗日主张。从1935年到1952年,17年时间里,前后团员达600余人,他们行程5万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他们通过放映抗战电影、写标语绘壁画、编辑出版刊物、开展岩洞教育、组织发展儿童团等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新安旅行团沿途书写抗日标语)
在武汉,新安旅行团参加保卫武汉的工作,团员们冒着炮火,组织群众,救助伤员,激励军民同仇敌忾,打击日本侵略者,陶行知后来写诗赞誉他们“一群小好汉,保卫大武汉”;在桂林,他们帮助广西桂林建立儿童团组织,像“老大哥”一样爱护、领导着桂林儿童,并且教当地民众读书写字,宣传抗日主张,有记者因而感慨:儿童,是新中国的新生命,他们是新中国的象征;在上海,他们深入工厂、学校,走上街头,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教唱救亡歌曲、表演街头歌舞剧……
(团员车仪在教农民识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安旅行团所到达的地方,留下了孩子们稚气却庄严的疾呼,星星点点的微光汇聚成灿烂的星河,个人力量正积聚成一个民族抗争的磅礴伟力。
抗战胜利后,新安旅行团给毛泽东写信,汇报工作和学习情况。毛泽东亲笔复信:“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毛泽东给新安旅行团的复信)
为了民主中国的胜利,为了最后的胜利,无数少年儿童和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一样,投身革命事业。在解放区,儿童几乎都参加了儿童团,担负站岗、放哨、送信、侦察敌情等任务,还免费接受教育,帮助开展扫盲运动,成为革命事业的庞大后备军。
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面对战火硝烟,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握紧稚嫩的拳头,选择迎难而上、战斗到底。在花儿一样的年纪里,把青春奉献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他们并非不知道害怕,亦可以躲在大人的羽翼下,但他们深知,个人生活穷苦、家庭生活与国家民族命运生死攸关,他们深入工厂、码头、棚户区、大学校园等做抗日宣传活动,就是在做“开天辟地以来的新鲜事”,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这首当时苏区流行的《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充分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区儿童的精神面貌。
(新安旅行团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主席给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习主席在回信中说,当年,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当代少年儿童不仅是亲历见证者,更是全程参与者。“志愿参加本团生活,誓以忠诚谋团体生活发展,为生活教育努力,为民族生存奋斗。”数十年前那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时至今日依旧鼓舞人心。
“我看到你们,就想到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2015年,习主席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亲切指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美好的未来要靠今天的少年儿童去开创。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少年志向定位于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把自己的梦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今天这一代少年儿童的使命,也是祖国和民族的殷切希望。
(陶行知为新安儿童旅行团题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八十多年前,一群少年儿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于烽火硝烟中写下一代传奇。今天我们依然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培土护苗下,在少年儿童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今天这些稚弱的小肩膀,一定能向阳生长、聚木成林,在不久的将来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梁,星星火炬的事业必将薪火相传。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亦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