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即使我们无数次研究过他的成长经历,也无法完全理解他的人生为何会有跨度如此巨大的转变。
从最开始的普通农家子弟,到毅然走出韶山的求学青年,再到学生团体组织者,最后到一名革命家、一位领袖,这些转变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来自哪里?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毛泽东身边这些亦师亦友的人物身上。其中,这五位在毛泽东成长的不同时期与他相识相交,他们对毛泽东来说可谓“浓抹一生”!
先不提名字,试试你能猜中几位?
01
亦师亦父
1913年,20岁的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他被编入第八班。毛泽东开始了他历时五年半的师范生旅程。
毛泽东的座位
就是在一师,毛泽东遇到了这位堪称传奇的人物!
生活在那个年代,他就曾留学日本、德国、英国,是一位学贯中西,对东西方社会、文化、哲学有过深入研究的学者。
1913年,他拒绝了时任湖南总督要其出任湖南教育司司长的邀请,而选择去师范学校当一名教员。
这位教员有一个奇怪的“癖好”。
在长沙时,他寓所的门上挂着一块一尺来长、三寸多宽的铜牌,上面用隶书镌刻着“板仓杨”三个大字。他搬到哪,这块铜牌就跟着挂到哪。总有一批批青年学生寻迹而来,登门求教。
猜到他是谁了吗?
杨昌济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毛泽东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02
引路之人
在被毛泽东称为“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的杨昌济介绍下,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担任过一段时间图书管理员。
在当时中国思想最活跃的北大,毛泽东结识了这位人物。
他对毛泽东十分上心,专门介绍毛泽东去参加北大哲学研究会和少年中国学会。在这期间,毛泽东还认识了邓中夏、康白情等人。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记载:1918年11月的一天,毛泽东到天安门广场亲耳听了他的演说。15日,他的这篇演说和他的另一篇文章一同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面,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
1919年7月,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杂志,他看到后十分重视,通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向全国的读者加以介绍和推荐。
毛泽东于《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后,他在1919年12月28日的《新生活》第19期上,发表了题为《大联合》的短论,对毛泽东的观点和民众大联合的主张极为赞同。
他在文中说:“我很盼望全国各种职业各种团体,都有大小组织,都有大联合,立下真正民众大联合的基础。”
这位人物是?
李大钊
毛泽东后来在和斯诺谈话时怀着深厚的感情说:“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03
一时模范
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期间就知道他的名字,但直到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才与他见面相识。
第一次见面是在图书馆,他向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询问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来历,李大钊反问:“二十八画生”这个名字你还记得吗?四目相对间,这个名字迅速在他脑海里闪现。
而第一次见到他的毛泽东更是喜出望外,毛泽东行礼,他回应,“不必行礼,做学问不分年龄大小。谁做得好,谁就是先生。”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1919年6月,他因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毛泽东十分关心他的安危,在《湘江评论》的二、三、四期中,发表了重要的连载文章《民众大联合》,阐述了他的思想,歌颂了五四群众运动。
1920年11月,毛泽东收到了他的来信,信中包括当年8月在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机器工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宣言》起草等情况,一起寄来的还有《共产党》月刊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
更重要的是,他还通过这封信正式委托毛泽东在长沙开展共产党组织活动,毛泽东自此开始逐渐登上政治舞台。
他的名字是?
陈独秀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毛泽东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04
患难友谊
1923年,毛泽东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刚回国不久的这位人物相遇。
在《毛泽东的情感世界》一书中,他说:“我与毛泽东接触不多,但就在几次不多的接触中,我确认他是一位既有原则又讲策略的党的优秀工作者。”
他和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农民问题。
在1923年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就提出了“不得农民参加,革命便不能成功”的论断。1925年,他又首先赞成“耕地农有”的主张。
广州农讲所旧址
国民党二大后,毛泽东参加了新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他是毛泽东农民运动最有力的支持者。
1927年初,毛泽东历时32天,深入湖南农村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农民运动的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交给中共中央。
他对这份报告十分赞同,并促成了武汉长江书局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出版单行本。
他还专门为这本写册子撰写了序言:“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
他就是?
瞿秋白
年仅36岁的瞿秋白牺牲后,毛泽东曾数次提到他。
1942年的一天,毛泽东在窑洞里说:“怎么没有一个人,又懂政治,又懂文艺!要是瞿秋白同志还在就好了!”
1950年《瞿秋白文集》出版时,毛泽东为该书题词,说瞿秋白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
05
并肩作战
毛泽东曾对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这三本其中一本就是由他译成中文。
1917年10月,他与几位好友在武汉发起成立了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社。1918年4月,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二人逐渐有了书信往来,互相学习鼓励。
互助社成员合影(1918年6月)
他比毛泽东小两岁。在他们幼年时代,《马关条约》签订,这注定他们的人生会与那个国难当头的时代紧密相连。
他在武汉创办了利群书社,帮助青年学子充实文化思想。毛泽东实地考察交流后,回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
他还为毛泽东的书社提供了信用担保,帮助书社购进了大量进步书籍刊物,使上海、北京等地的各种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新文化书刊得以及时地源源不断地传入湖南。
他创办了利群毛巾厂,以书社为基地进行工读主义性质的实验。毛泽东也受到鼓舞,办了长沙织布厂。
1924年2月,国名党上海执行部举行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毛泽东担任组织秘书兼文书科代理主任,他担任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月刊。
猜猜看?
恽代英
多年后毛泽东谈及恽代英,还深有感触地说:“恽代英同志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在他身上有一股豪气,助人为乐,服务他人,这种品格十分高尚。”
杨昌济、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他们在与毛泽东的交往中,或深或浅的影响到毛泽东,在毛泽东的人生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