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不派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此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然而没过多久,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称,美国政府近期向中国提交了一份签证申请,拟派主要来自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18名官员赴华,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为美国运动员提供安全和医疗支持,接下来还可能将为另外近40名官员递交签证申请。
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证实,中方已收到美方有关人员的签证申请。他说,美方出于政治操弄的目的,在没有收到邀请情况下,自导自演了所谓不派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的闹剧。对于美方要派由政府官员组成的团队来华并提出签证申请,中方将根据国际惯例、有关规定和对等原则进行处理。
一面说着不派官员来,一面又为官员提交签证申请,美国的这一波操作令人费解。
所谓的“外交抵制”奥运会是美国首创。按美国的说法,它指的是不派官方代表出席奥运会,但运动员照常参加。其实,美国这样做无非是既想要奖牌数和赞助,又想把奥运会政治化,并加以利用来反对中国。
然而,正如赵立坚所说,这场“外交抵制”其实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首先,中国并未对美国等有关国家政客发出邀请。没有邀请,哪里来的抵制呢?这种情况下的“抵制”是美国政府给自己硬加的“戏”。冬奥会是全球冬奥运动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盛会,他们才是这场盛会的主角。美国等个别国家的政客来与不来都不会影响北京冬奥会。
▲这是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发布。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第二,美国及其伙伴并非铁板一块。美国宣布不派官员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追随美国宣布不派官员来华。但法国表示将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并且反对利用体育比赛来凸显对人权问题的关注。
韩国也不打算抵制北京冬奥会。美国《国会山》日报26日报道称,挪威也计划派外交官出席北京冬奥会。报道援引美国密歇根大学国际研究所负责人玛丽·加拉格的话说,这类抵制的问题在于,它会向北京暴露出美国的盟友或其他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分歧。她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向中国强调了存在分歧的地方,以及在美国采取这些行动时谁不愿意站在美国身后。”
在中国外交部证实收到美国政府人员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赴华签证申请的消息后,美国赶忙辩解称,美国政府本月初宣布的立场不会改变。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称,美国将不会有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让这些人员在当地工作是标准做法,这些人员不是参加奥运会的官方或外交代表。
但这不禁让人发问:“这些人员是来干什么的?”“安全和医疗支持为何非要来自国务院、国防部等部门的人员提供?”这套说辞究竟是为了脸面而嘴硬,还是表明美方别有用心?
其实,美国若能坦荡做事,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停止把体育运动政治化,便可不必这样大费周折。这场“外交抵制”的闹剧最好还是尽早收场,继续演下去的话,美国恐怕只会越演越难看。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