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小国总是被忽略的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置身事外。
前段时间,以色列第一大报纸耶路撒冷邮报,刊登了一篇主题为以色列如何在新时代大变局中谋求生存空间的文章。该文作者指出:随着超级大国斗争的影响不断朝中东扩散,本地区的战略力量配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色列必须重新思考其在中东的国际和区域关系的未来。
简单翻译一下: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以色列不能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而是应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文章继续说道,中国被看作唯一有可能填补美国空缺并维持中东地区稳定的超级大国,尽管中国是否愿意履行这一角色还远未确定,但以色列仍需要找到方法来更接近中国,加强两国联系。
显而易见,作为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耶路撒冷邮报给以色列政府提供的新安全政策建议是向中国靠拢。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
以色列应由美向中的答案,在很多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思议的,因为众口相传的真相要么是以色列的犹太人控制了美国,要么是美国和以色列是互不可缺的孪生关系。这两种真相不论是哪一种,以色列都必不可能背叛美国。
但实际上,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就是普通的盟友而已,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的犹太复国集团和犹太金融集团其实也是两拨人。
这点从两大集团的历史和追求的目标就能看出!
犹太金融集团成型于中世纪末期,在历次战争和财政危机中,他们通过对王室们的放贷,在欧洲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后来为绝对的资本自由,犹太金融集团又与同样极端的清教徒进行大联盟,并最终在和欧洲保守主义的决战中败退至北美大陆成立美国。
八十年代,犹太金融集团借美国政府之手推出新自由主义,其目标是以意识形态为纲领,以私有化为操作手段,试图建立一个超越民族、超越国家、超越宗教的世界级政府。
而犹太复国主义兴起于16世纪,当时都是些零散的运动。至于形成一股具有统一凝聚力和统一行动方针的集团性力量,则是在17世纪末。而他们追求的目标也远没有犹太金融集团那么宏大,仅仅是希望在犹太教教义中的圣地即耶路撒附近地区,建立属于犹太人自己的祖国,他们认为唯有这样犹太人才不会被欺负!
犹太复国主义的指导思想如是说道:人们歧视犹太人,那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
匈牙利犹太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犹太人问题不是社会和宗教问题,而是民族问题
更重要的是,犹太复国集团的第一个盟友并不是美国,而是美国早期的劲敌英国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以女王名义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称:英王陛下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实现。
史称贝尔福宣言!
英国人当然不是在大发慈悲,三年前,一战爆发,英国对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中东地区抱有非常大的野心,但一方面苦于没有内部抓手不好实施,另一方面也没钱没人去开辟新的战线。
怎么办?简单,扶持代理人打仗呗。
最开始英国找上的阿拉伯人,承诺他们只要能干翻奥斯曼帝国,就会鼎力帮助阿拉伯人建国。可打着打着英国人发现阿拉伯军队似乎并不好驾驭,强烈的宗教色彩让英军在治理上大为光火。
没办法,伦敦又只好找上长期资助英国政府与党派,有着复国主义目标并愿意为之花费天量金钱的犹太人。然后才有了贝尔福宣言,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侵略的所谓法律依据,就是这几张纸。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后,英国军队在中东及北非的压力与日俱增,迫切地需要阿拉伯人的支持。为此,伦敦向当地居民承诺战争结束后一定帮助巴勒斯坦人独立,同时他们还出台了一份政策限制犹太人购地和移民。
别无选择的阿拉伯人只能再次相信英国的虚伪承诺,为大英帝国的荣耀南征北战,从非洲一路打到欧洲。
然而,当战争结束后情况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危机使英国彻底丢掉中东霸权,他们在这里的话不管用了,新的话事人是美国和苏联。
当时,苏联依托南高加索与伊朗高原相连的地缘优势,在中东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美国仅凭巴列维王朝多少有些独木难支,再加上二战逃过去的犹太复国集团精英对美国科技的贡献很大,于是就顺其自然的把以色列当作英国的遗产给接收了。
看到没,这正是犹太金融集团和犹太复国集团最大的不同点!
前者视欧洲列强为草芥,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列强,这话虽狂倒也没错,毕竟美国确实是他们建立的。而后者从始至终认为,犹太人是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复国大业的,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依赖某一方势力,并通过利益交换帮助他们复国是最现实的办法。
所以,以色列和美国只是内部联系稍微密切的盟友关系,而不是什么孪生或者控制关系。犹太复国集团那群人真能控制美国的话,当年以色列也不会在白宫的重压下撕毁跟中国的预警机订单了。
既然不是这种关系,以色列的精英们基于本国的利益出发,建议政府积极靠拢中国就说得通了!
事实上,几年前以色列的确曾试图向中国靠拢过。
从2017年开始,随着俄叙伊联军在中东战局的高歌猛进,美国在中东的暴力信誉值大打折扣,加之特朗普上台有意从中东战略撤退专心对付中国,以色列不得不考虑多抓几张牌在手里。
2018年9月26日,俄罗斯独立日报突然爆料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获得租用以色列海法港新码头25年的合同,码头将从2021年起投入使用。
海法港
没有任何意外,美国先急得跳脚了。五角大楼对此发出警告称,如果中国企业取得了海法港的运营权,以色列海军将无法继续保持与美军第六舰队之间的密切关系!
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美国在以保护伞为筹码,对以色列进行威胁!
美国这么上火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他们看来,以色列把海法港口的项目交给中国做,不止是单纯的基建目的,还暗含有政治目的。
首先,海法港在当时是美国第六舰队的驻地,美海军舰队在中东收集到的大部分情报都会在此地汇集,并传回国内。有这层军事因素在,以色列还敢把中资企业往里面招,不是给美国找难堪吗?
其次,以色列的地缘情况有点特殊,几乎与中东所有国家为敌的现状,决定了它在陆地上是不安全的,西部狭长的海岸线是该国唯一的外部突破口,这也就意味着港口安全事关以色列的核心利益。
既然是核心利益,一般的国家自然没法轻易染指,而能染指的国家注定不是一般的国家,至少和以色列的关系很不一般。能大规模使用以色列港口的国家以前只有美国,现在多了一个中国,这会在国际政治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色列当局不是不清楚。尽管美国反对的声音很高,但以色列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这件事上彰显出其并非为美国仆从国的姿态。
白宫曾不止一次向特拉维夫施压,要求以色列政府严格审核与中资企业的合作,但政府非常确信,他们非常坚持不审查中资企业的态度。
美国人是啥样的货色大家都知道,凡是不听话的小弟,中央情报局分分钟给你把节目安排上。
2019年2月28日,以色列大选前夕,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布利特宣布对总理内塔尼亚胡行贿、腐败、欺诈和违规指控举办听证会,尽管腐败的丑闻没有影响到内塔尼亚胡的连任,但却在政治上给他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在深知背后有美国势力介入其中的情况下,没有政客愿意跟他组阁,这导致内塔尼亚胡面临着有枪无弹的尴尬局面。
同年11月,曼德尔布利特以受贿、诈欺及背信等罪名,正式向法院起诉内塔尼亚胡,气得老内大骂以色列警方与监察部门对自己发起未遂政变,这下组阁的阴霾更大了。
2021年5月4日,由于未能在最后期限组阁成功,内塔尼亚胡正式将组阁权交还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新的失败让以色列延宕2年之久的政治僵局,进一步延长。
此时的内塔尼亚胡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对巴勒斯坦开战,因为战端一开,巴勒斯坦要么认怂要么摆开了大干一场!如果是前者,以色列必然又要瓜分一大波土地,内塔尼亚胡在右翼势力中的声望高涨;如果是后者,那就马上回归战时体制,大权重新回归总理府。
而这正是美国想要的:这几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空前深化,是绝对不容许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地区迫害阿拉伯人的,内塔尼亚胡走这条路在化解危机的同时也等于堵死了中国接纳以色列的可能。
内塔尼亚胡并不是那种为理想而舍我其谁的人,5月10日,以色列军方向加沙地带的多个军事目标发起空袭,巴以矛盾再次被激化,旋即遭到中国在联大的强烈谴责。
这时以色列、中国、美国都知道,中以关系回不去了!
但美国已经对内塔尼亚胡彻底失望了,6月13日,统一右翼联盟党领导人贝内特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总理。在他的任期内,大批以色列媒体参与对中国的造谣抹黑,以色列政府更是罕见地加入签署反华联合声明的行列,致使中以关系出现重大倒退。
如果美国能把他们一直罩着,以色列精英阶层自然无话可说。不曾想拜登一上台就玩了出喀布尔时刻,美军一窝蜂的从阿富汗撤离。
当美国对阿富汗的安全保护承诺,被C130的机轮碾得粉碎时,那帮近在咫尺的中东盟友心都寒透了。所谓兔死狐悲,美国今天能卖阿富汗,谁能够保证明天不会出卖他们?
美国人靠不住了!
另一边,拜登政府在卡舒吉案上的骚操作,又把沙特给得罪了,搞得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现在不论是与美国有仇的波斯人,抑或是在法理上跟美国有着同盟关系的阿拉伯人,都希望中国进来替代美国。虽然中国并没有确切的流露出填补美国战略空缺的意思,但海合会跟中国的合作扩大,还有中伊25年年全面合作协议的生效都证明中国正在取代美国,这令以色列如坐针毡。
第一、美国势力的存在,是以色列在中东最大的安全保障,随着美国进一步把力量撤出中东,以色列面临的生存考验越来越严峻,毕竟中东这一亩三分地上想找以色列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国家不在少数。
第二、除了美国,以色列在中东的安全保障还来源于伊斯兰世界的内讧。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长期以来处于秘密战争的状态,两派严重的对立让以色列在中东有了足够的战略活动空间。
但现在的问题是,沙特2030愿景要从产油强国转向制造强国,伊朗25年建设要打造中东伊斯兰世界制造业高地。众所周知,一方面,产业建设极度依赖和平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两国的产业转型都要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这也就意味着沙伊必须放下成见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伊斯兰世界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又建成统一的集团,这显然是以色列极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第三,以色列对大国的价值在于制衡!
沙特、以色列、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三大本土势力。在几何上,三角形是最坚固的图形,而在国际关系中,三角关系也是稳定地区局势最坚固的关系。
如果沙特跟伊朗交战,就会便宜以色列,如果沙特跟以色列交战,就会便宜伊朗;同样,如果伊朗跟以色列交战,就会便宜沙特,三方互相提防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敢动手,中东就这样在一个微妙的状态中维持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
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沙特和伊朗互为制衡,以色列和沙特互为制衡。但中国并不需要以色列在中东扮演制衡的角色,
原因很简单:美国维持三方制衡的原因是因为它跟伊朗关系不好,无法撬动伊朗的力量去帮它制衡沙特,这才需要以色列这个搅屎棍在。而中国跟沙特和伊朗的关系都很好,理论上既可以撬动沙特的力量去制衡伊朗,也可以撬动伊朗的力量制衡沙特,无需以色列插手。
当然,在实际上,由于沙特和伊朗未来都要融入一带一路中,中国更多的是强调产业上的制衡,而非地缘政治上的制衡。所以,以色列在中东地缘战略上的制衡价值,对中国而言并无实际用途。
而正是因为没有作用,以色列精英们的心态才会显得如此迫切和焦虑。
因为他们没有筹码,更没有主动权!
责任编辑:搁浅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