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征网! 加载中...

>西征原创 >时事评论 >浏览文章

导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民族应与时俱进,顺应发展大势,加强民族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纵观世界,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不断发展的文明,至今仍有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五千年来,各族先民们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秉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谐理念,在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中发展、进步、交融,历史长卷因文化交融而多姿多彩。

“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这样写道。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三大少数民族史诗气势恢弘;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万里长城、都江堰、赵州桥、坎儿井、大运河和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无不凝聚着各民族儿女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翻开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华民族历经发展演变,是一部各民族间不断迁徙、交往交流、互相影响、共生共长的历史。先秦时期,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原部族,通过和炎帝、蚩尤等部族的长期交往、争战、融合,逐步形成了华夏族。秦汉以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逐渐形成,诸夏文化融合为汉文化,在迁徙、聚合、战争、和亲、商贸等多种多样的互动下;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发展,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交相辉映,在碰撞与合作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整合,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是对文化交融的最好写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共同牺牲、共同奋斗,共同铸就了灿烂辉煌、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割舍不断的精神命脉和凝聚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

历史的长卷在滚滚向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民族应与时俱进,顺应发展大势,加强民族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搁浅

[ 赞同、支持、鼓励 ]

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赞赏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用户对作品认可!系用户自愿原则。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

扫描加关注

文章来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供网友研讨阅读,不代表本站立场。图文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本站原创,请注明来自西征网。

推荐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