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近的几年内,先后成功试射了飞越日本上空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进行了威力强大的第六次核试验,举世震惊。无论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烈焰与怒火”论,还是近日拜登的“让朝鲜从地球上消失”论,似乎都流于表面的强硬,看来华盛顿根本没有军事解决的勇气和决心。然而外交谈判方面,却一直只闻楼梯响,究其原因,除了平壤,华盛顿至少要负一半责任。因为谈判的最大阻力,正是来自美国沿用已久但又挥之不去的朝鲜政策——战略忍耐(strategic patience)。
美混淆战略目的,加重平壤疑虑。美国原本有希望透过外交手段达至朝鲜撤核,但美国一而再混淆其主要战略目的,初时美国以为“朝鲜半岛无核化”就是要朝鲜(北半岛)撤核弃核,后来才明白“朝鲜半岛”亦包括南韩(南半岛),是也要求南韩撤美核,美国便恼羞成怒加码对朝鲜的要求:如要美韩撤核,除了朝鲜需弃核,更要朝鲜政权解体!于是会谈不欢而散。美方多次失信于朝方和加重了平壤当局的疑虑:华盛顿根本没有诚意透过谈判解决问题,只是一味拖延,目的是以谈判换取时间,等待时机实现“政权更迭”(包括取缔金氏政权)。
因此即使平壤重返谈判桌,并愿意适当让步,也无助于事,因为华盛顿要的,不单是朝鲜“无核化”,而是金氏政权的彻底垮台。朝鲜也知道一味退让只会被认为是示弱,放弃大杀伤力武器无异于绑起双手,伊拉克和利比亚就是前车之鉴。此后,拥核一直被朝鲜视为对抗美国入侵的最佳阻吓,更是金氏自保之策。
特朗普上任后,一直批评前任的“战略忍耐”政策。特朗普虽然将朝鲜问题列为施政重点,但并未就亚洲地区秩序形成一套完整论述,其“亚太班子”也残缺不全。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更一直悬空,众多政治委任官员尚未到位,导致朝鲜半岛偶有异动,都要由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亲自披甲上阵。相反,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虽然年轻,但背后不乏与美国打交道大半生的资深顾问协助。几回合碰面博弈之后,谁是高手显而易见。美国还是回到“战略忍耐”上去!
时至拜登,有知情人仕透露,华盛顿的朝鲜战略选项非常有限:第一,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只会激发全面的朝鲜战争,平壤的反击将导致首尔数以百万计的生灵涂炭;第二,即使是有限度的常规攻击或“斩首行动”,哪怕是击落平壤的导弹试射,处理不好也很容易引发战略误判,升级为全面战争;第三,也就是被寄予厚望的外交谈判,然而这样一来美国可能要面对被迫承认朝鲜拥核的事实,并接受平壤的附带条件,在没有太多杠杆优势的情况下展开谈判。
为此,华盛顿不少智库学者均认为,朝核问题没有上策,只有下策与下下策。部分人更建议,拜登政府应采用“冷战之父”凯南(George F.Kennan)的围堵策略,对朝鲜实施长期孤立与封锁。换了说法,实际上还是无法逃离“战略忍耐”的藩篱——等待朝鲜自行瓦解。
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早前曾经引述一个中世纪寓言。一名被判死刑的罪犯向国王求情,只要能让他再多活一年,他就能教会国王最喜欢的马唱歌。这名罪犯回到牢房后,被牢友嘲笑。那人回应:“没关系。反正现在我多了一年时间,这一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国王可能会死,马可能会死,我也可能会死,谁知道呢?也许这匹马能学会唱歌呢?”
深信朝鲜能等,中国更能等,但美国等得了吗?
责任编辑:陶宇航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