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老兵吴全明早早起床,清扫红色书屋纪念馆房前屋后的积雪。
年近花甲的吴全明,曾参加过边境作战。退伍后,为记录、讲述那段战火硝烟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弘扬革命军人无私奉献、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从2006年起,他四处奔走,在陕西省洛南县永丰镇李洼村自家老宅筹建红色书屋纪念馆。
刚开始,吴全明联系商洛籍参战老兵,讲述战斗故事,还原战斗场景。有一年冬天,他去看望冀新哲烈士的父母。老人得知吴全明要建红色书屋纪念馆,欣慰地说:“家中有用的物件你随便拿。”于是,吴全明收下冀新哲烈士的三等功奖章准备展出,并写了一张借条。
不久,同村人来到家里,听老人说起此事,提醒“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老人托人给吴全明捎话,想要回三等功奖章。吴全明得知情况后,冒着大雪骑车把奖章送了回去。后来,老人得知红色书屋纪念馆是县里支持建设的国防教育基地,目的是宣传英烈的先进事迹,便亲自到红色书屋纪念馆参观,不仅送回了三等功奖章,还捐赠了陕西省军区赠予烈属的一座木制钟表。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吴全明先后奔赴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宁夏等地,走访200多名参战老兵和烈属,收集老兵资料,整理烈士遗物,并通过捐赠、置换、购买等方式收集藏品。
18年来,吴全明共收集各类藏品1200余件,有珍贵的战斗遗物、纪念章、证书、书籍、报刊等800余件,还有“保家卫国”等石刻20余块,保卫边疆战斗照片300余张。这些藏品真实再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事迹,吸引了周边市县干部群众前来参观。
建馆初期,为节省资金,吴全明在自家老宅的客厅和次卧摆放展品,留下一间卧室和厨房供家人生活。随着藏品逐渐增多,他把家里房间全部腾空,放上展示柜,并制作文化墙,扩大了纪念馆规模。
当时,吴全明的孩子正在读高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妻子张玉娥不理解:“家里各项开支都得用钱,你建这个到底图啥?”“人活一辈子,总得为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吴全明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为和平献出生命的英雄。”
当年,刚满18岁的吴全明报名应征。参军到部队后,他两次向党组织申请去前线。第二年4月,吴全明所在营奉命担负穿插任务,阻击敌军支援。战斗中,吴全明作战英勇,他所在排歼敌7人,缴获子弹600余发、火箭弹4枚。
“我的命是战友们救回来的,现在做这项工作,就是希望后辈们能记住那段历史,把‘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听吴全明动情讲述心声后,张玉娥全力支持丈夫收集藏品。
2016年年初,洛南县红色书屋纪念馆正式落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该纪念馆成为洛南县军地开展国防教育的基地。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该县人武部都会组织干部职工、预定新兵、军训学生前来参观,听吴全明讲战斗故事,感悟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近年来,全国500多个单位的党员干部来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商洛市60多所大中小学师生来这里举行红色研学活动,有6万余人参观见学。
时光荏苒,吴全明的两鬓已白,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红色书屋纪念馆焕发着蓬勃生机,这里的每一件藏品仿佛都在诉说那段保卫祖国的历史。
责任编辑:陶宇航
透视西方民主真相、解读新闻热点事件、剖析舆情事态走向、更多精彩原创时评。
敬请关注西征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