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一号观察 封面+目录(2022.09)
P. 63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罗霄,井冈,蜿蜒险峻……一次次绝处 这两颗“重磅炸弹”,回答的是一支军队
逢生,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 的“根命题”:我是谁?为了谁?
又挺身战斗、前赴后继。 福建长汀,中复村的“红军桥”上,有一
湘江,长江,湍急曲折……一次次伟大 条刻度线: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长度。
转折,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 “人比枪高当红军。”这条刻度线,是当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人民军队愈战愈勇、 年红军征兵的最低门槛。划下这条刻度线时,
愈战愈强。 仅中复村就有近600人参加了红军。为了够到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 这条线,有人往草鞋里塞纸,有人踮起脚尖,
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更有人半夜起来,偷偷把它改低,想方设法也
百年华诞之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成 要站在红军队伍中……
为习主席重要讲话的高频词之一。 1936年,埃德加·斯诺带着一长串问号踏
党旗领着军旗走,人民军队“在斗争中 上西行之旅,探寻红军为何如此顽强。毛泽东
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军 坐在窑洞里,告诉斯诺一个笃定的答案:“红
旗跟着党旗走,人民军队“不畏强敌、不惧 军是民众的军队,民众无微不至地支持红军;
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除非先消灭爱护红军的民众,否则没有办法消
灭红军……”
人民,永远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定语。扎根
于大地,人民军队与老百姓血脉交融,汲取着
源源不断的力量。
大地沉默无言,始终滋养着蜿蜒的根系——
在丰都一役失去右眼的刘伯承这样感慨:“只
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
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
一只手,群众会还给你千万只手!”
“万山磅礴看主峰。”今天,中国巨轮 《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者、
正航行在前所未有的“开阔水域”。面对新 老兵王愿坚,用动情的笔触记下了抗战时的亲
时代的斗争考验、大变革的风云际会,我们 身经历:当时15岁的他留宿在村民张大娘家,
必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 大娘将仅剩的两个窝窝头留给他,却偷偷把嚼
政治自觉,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 碎的花生壳喂给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王愿坚
可靠,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 喊了一声“娘”,一头扑到她的怀里,哭了起
让习主席放心。 来。张大娘抚摸着他的头说:“别哭了……只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只要有党 要革命能成功,不知能保住多少孩子呐!”
的核心掌舵,只要人民军队牢牢掌握在党的 树木努力生长,希望荫庇更广阔的清凉——
手中,我们这支军队就始终不可战胜,“中 千余年前,那个冷月孤照的寒夜,杜甫笔
国号”这艘巨轮就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下的《石壕吏》,传出村民遇官兵欺凌时的哀
70多年前,西方舆论界记住了志愿军在 泣悲号。千余年后,红军也路过一个叫石壕的
战场上投放的两颗“重磅炸弹”:一首歌 地方,当地百姓传唱出了这样的歌谣:“石壕
《 我是一个兵》,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 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
人》。 过,一来一去很清静……”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