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一号观察 封面+目录(2022.09)
P. 28
ߌ౯൪ҳ
着西工大的立校之魂。 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
1937年7月,卢沟桥一声枪响,日本发动全 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
面侵华战争,华北等地迅速沦陷。为了躲避战火、 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于西工大。历史上,
存续中国高等教育的力量,华北、华东、东北地 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
区的多所高校纷纷组成联合学校,迁往后方。其 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
中,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至长 工学博士,均由西工大培养。
沙、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大”多为世人熟知。 作为同时具有航空、航天、航海“三航”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校选择西迁,组成了 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工
“西北联大”。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 大为我国“三航”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
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国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 国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和西部
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又迁往陕西汉 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不久后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 在航天领域,西工大曾重点参与载人航
月,国立西北联大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 天与探月、神舟系列飞船研制等航天项目,
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 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
和国立西北医学院五所独立的国立大学,而这正 位 ”的两所高校之一;在航空领域,一半以
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 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是西工大校友,
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新中国 西工大也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在航海
成立后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 领域,同样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活跃在船舶工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 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
东航空学院。为适应新中国建设需要,华东航空 术岗位上……
学院“西迁”后更名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 据不完全统计,在西工大为国防科技事
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 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20多万名毕业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 生中,走出了65位共和国将军、48位两院院
北工业大学,三脉汇聚、强强融合成为今天的西 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工大。 西工大在科研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某些
回望西工大的建校历史,这所淬于战火之中 方面的技术水平领先于美国,这让其成为美
的高校几次搬迁、更名重组,始终不变的是矢志 国的肉中刺、眼中钉。
科技报国的家国底色。 7月4日,一则消息从西工大传来:由该
在“西北联大”时期,学子们积极投身抗日 校航天学院空天组合动力创新团队牵头研制
救国活动,除了定期下乡宣传、为前线将士捐款 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西北某
捐物,还利用西北土产研制战争和生活急需的各 基地成功发射,国际首次验证了煤油燃料火
种化工产品。改组五所高校后,西北工学院与西 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火箭/亚燃、亚燃、超
北大学联合,建立西北科学研究室,从事西北开 燃、火箭/超燃的多模态平稳过渡和宽域综合
发研究;并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甘、宁、 能力,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高效
青、新、内蒙等地实地考察。 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1961年,西北工业大学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 西北工业大学在科研方面拥有强大实力,
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国防工业院校,因此 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领先于美国,这让其成
也被大家亲切称为“国防七子”之一。西工大创 为美国的肉中刺、眼中钉。为了掌握这所高
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多个国防特色鲜明的“第一”, 校的一举一动,获取相关技术研发进展和核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