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003
P. 65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定面对异族入侵,决定国家民族兴亡的外战上,这                                后守死的态势的,历代进入蜀中的割据政权都是这
             是亡天下的斗争。投降清军的吴三桂到南明各路士                                样结束的。在中国,任何割据的形成,就是掉队的
             绅,难道不是打着保境安民的主张吗?坚决抵抗的                                开始,最后必然要被率先完成了内部整合的强敌用

             阎应元,李定国是不是带来了惨烈的牺牲呢?但我                                优势的力量所压服。
             们都清楚谁是英雄,谁是叛徒。                                             谯周和他的后世徒子徒孙,始终模糊的是暂时
                  历史上的英雄有成功有失败的,但中国人的这                             的后退以获得有利的态势和根本性的自我阉割来乞
             种抵抗精神恰恰是文明凝聚力的核心组成,是中国                                怜的区别。他们惯于用一时的挫折需要的政策调整
             能一而再,再而三复兴的根源,而非像罗马或历史                                来推动无法挽回的妥协让步,就好像为了减肥锯掉

             上的其他文明古国一样,昙花一现。                                      双腿一样。
                  如果说古代政权更迭的投降有些客观促进了                                   我们从根子上说,谯周和他的后世徒子徒孙,
             历史进程的话,那么近现代以来反殖民,反侵略,                                始终模糊的是暂时的后退以获得有利的态势和根本

             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潮流中的投降论调就贻害无                                性的自我阉割来乞怜的区别。就像姜维的北伐,在
             穷,完全没有为之辩白的余地。比如二战的维希法                                蜀汉国力衰退的时候是应该调整,但调整到内政紊
             国,试图靠投降来换妥协,结果面临的是1944年德                              乱,战守不定,忠良纷纷噤声避祸,这就是另一回
             国的全面占领。                                               事了。
                  尤其是在近代,中国不再是传统东亚世界的中                                  投降派的目的不一定是跳船分家分行李,更多

             心,面对文明上迥异的列强有着亡国灭种,四分五                                是像秦桧一样挟洋自重,大搞内残外忍。而投降派
             裂的危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抵抗的意志,一个                                这套理论,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历史教训。就像我
             在二十世纪被列强鲸吞或蚕食,四分五裂的中国,                                们在新中国开国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

             纵然能够苟活,还有可能还保留包括辽阔的藏、                                 联合国军”,老一辈人通过艰难的战斗来赢得敌人
             疆,甚至东北在内的广阔边疆地区吗?                                     的忌惮与内外的团结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上相对弱势的一                                  而站在后辈,站在历史巨人的肩头来看,无论
             方应该怎么战胜这种弱势,像谯周说的,通过静观                                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挫折是难免的,暂时的隐忍
             其变来等待时机吗?历史上看,至少在中国,没有                                退却是允许的,但大义的旗帜,长期斗争的勇气与

             这样的例子,战略上的斗争是一个不进则退的过程。                               信念,是不能不坚持的。在我们的时代,典型如苏
             我们之前已经谈了,一个统治集团进入割据苟安的                                联就是一个退一步,步步退,最后收不住脚,一路
             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阉割的过程,是做不到像谯                               退到崩溃的例子。

             周等人所吹嘘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只能是日                                     说到底,任何斗争都是一个致人而不致于人的
             暮途穷。                                                  过程,绝不能把存续的希望寄托于敌人。唯物主义
                  夫战者,勇气也。在战略上有守势,有攻势都                             者应该始终把握住斗争的主动性,只有这样事业才
             很正常,但失去了进取的勇气,是注定要失败的。                                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也许会有人举日本德川家康的例子,但德川家康也                                     而作为后辈,站在历史巨人的肩头来看,一个

             是在小牧长久手会战里能打得赢丰臣军才有资格谈                                国家,或者组织,始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投降
             条件。幕末的四强藩也被认为是卧薪尝胆的例子,                                派哲学的核心与最能蒙蔽的地方就在苟安上,而苟
             但江户三百年,恰恰是外藩与江户幕府形成动态平                                安也未必就一定会表现为投降派,也完全可以表现

             衡,明争暗斗的三百年。                                           为不惜故步自封,乃至反动倒退来维持统治集团的
                  何况中国不是历史上长期诸侯割据的日本,是                             既得利益。从这个角度说,无论强弱,始终进取,
             有着大一统传统的。一个战略上弱势的团体,如果                                在面临有外患时,敢于战斗,在面临内忧时,敢于
             放弃了战略上的主动进攻,是必然要进入死守,最                                不断的自我革命,这才是组织或国家存续的根本。


                                                                                                                  61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