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004
P. 68
文史长廊
条的核心是中国是普遍的中心这一信念——或 能2028年在GDP总量上也超过美国。与此同
者说是自负。在经常重复的叙述中,一个世纪 时,我国军队也正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和专
以来,中国的弱小导致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和日 业化。我国海军每年的下海吨位更是远超其他
本的剥削和民族屈辱。在北京看来,中国现在 国家。对于许多奉行现实主义的学者而言,这
正在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在那里,中国的力量 种实力的增强,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美国对于西
得到了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承认和尊重。” 太平洋地控制能力。
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西方世界都必然以 经济间的紧密联系也不能阻止战争的爆
此为核心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关系。在缺乏这种 发。在一战前英德两国的贸易往来同样极为密
意识的情况下,任何的政策或者战略都只是阿 切。这种密切无法抵抗两国在地缘政治和意识
司匹林这样的止痛药。 形态上的差异。今日的中美同样也是如此。特
中美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德冲突 朗普政府所发起的贸易战就是典型的例子。当
既然四种和平的范式都缺乏现实的可能 大多数国关学界信誓旦旦地保证中美经济交流
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中美冲突与十二种战 密切,和则两利败则两伤的情况下,贸易战依
争情况中何者更为接近。格雷厄姆显然为我们 旧发生。新自由主义者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
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今日的中美冲突最靠 经济固然重要,但经济绝不是全部。经济学帝
近一战前的英德冲突。 国主义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折戟沉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需 中美与一战前英德之间意识形态的相似性
要稍微概括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普法战争的 也是一个潜在的理由。一战前的德国被认为是
胜利,导致普鲁士得以成为统一的军事强权。 威权主义、军事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表现。这与
德国也超过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 英国所代表的民主主义、自由贸易和个人自由
陆军武装。在军事胜利的同时,德国也不断开 形成反差。即便我们认为今日的中国与德国存
发自己的工业潜能。在1913年疑展爆发前夕, 在明显区别,但是在相当多数的西方民众看来,
德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达到了14.8%,超过 我国的表现显然与一战前的德国更为接近。
了英国的13.6%。德国的钢产量更是超过了英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英德冲突不符合“修
国整整一倍。 昔底德陷阱”。德国恰恰是倾向于保持现状。
然而由于德国缺乏先发优势,这使得德国 因为德国当时迫切依赖于对外贸易;德国的制
的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经济实力的发展推动 造业和科研实力发达,在和平环境下更加具有
了德国海军建设的野心。无论德国海军是否以 竞争优势。一战的爆发更多来自于德国与俄国
英国作为战略对手,它壮大的本身就是对英国 之间的矛盾。
的威胁。正如艾尔·克劳在其备忘录所指出的 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关于一战爆发的原
那样,能力本身就是关键。 因也存在许多历史争议。历史学家保罗·肯尼
这种情况与今日的中美关系极为相似。中 迪就指出,“就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而言,
国在基础制造业和能源使用上都已经超过美 1914-18年冲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前者希望维
国。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以前放 持现有的现状,而后者出于进攻和防御的双重
缓,但依旧达到了美国的三倍以上。08年金融 动机,正在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从这个意义上
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更是远远将其竞争 说,伦敦和柏林之间的战时斗争不过是之前至
对手甩在身后。甚至从购买力平价指标看,中 少15年或20年的延续。”德国和英国之间的主
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要矛盾,是当时欧洲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
当然,从现在的数据分析看,中国很有可 不过即便承认德国想要保持现状,问题的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