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008
P. 70
热点聚焦
使共党势力扩大”。 弄成那样子,你就是想出名而已”。
后高晓松又意犹未尽地说到:“蒋介石本身 此处,高晓松的立场已经是不认同“西安事
就是反日的”,否认蒋介石消极抗日。 变”。随后,他又补充:“抗战可以不那么早开
而事实是,1931年夏以来,在东北,日本先 始”。
后挑起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在华北,挑动石 可见,高晓松是完全反对国共建立统一抗日
友三叛乱,策动阎锡山回晋,迫使张学良抽调东 战线、反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西安事变”的。
北军精锐入关弹压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 同时,高晓松把九一八日军侵华的原因,也
采用“以不抵抗为抵抗”。 归结为“张学良导致九一八事变”。
“蒋中正电张学良,谓现非对日作战之时。” 中外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史实早已探察清楚,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31年7月12日如此 日本的侵略行径早已定性,高晓松简单说“张学
记录。 良导致九一八事变的、乃至中日战争爆发”,实
蒋介石在1931年7月23日《告全国同胞一致 为不妥。
安内攘外》中宣称:“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 事实是日本早已制订了“先吞并中国东北,
防蠹……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 再染指华北,最后侵略中国大陆”的野心策略。
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 将九一八的爆发的原因归于张学良,或把注意力
不能攘外。”(见《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放在日方宣称的“不扩大方针”上,只会被带入
30卷150页) 美化日本侵略、为日本政府脱责、洗白日本当局
“九一八事变”三天后,蒋介石致电国民革 侵略行径的路径上去。
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师长刘珍年,要求“不抵 同时,张学良未曾后悔发动西安事变:
抗”: 1992年,张学良对唐德刚说:“至于你们问
“烟台刘师长勋鉴。哿辰电悉。日军侵鲁, 我,为什么会有西安事变,我只能这么说,我相
已提出国际联盟。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 信中国一定要统一,要枪口对外,不要再打内战
律,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口。故先劝告民中( 了。这是我的一贯信仰,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
众)守秩序,遵公法,勿作轨外行动,以待国际 都如此,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张学良
之公理与国内之团结,须为有计划之举动。如果 世纪传奇(口述实录)》P1194)
其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 更进一步来说“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
中央之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静镇谨守之。中 到底谁负主要责任?
正,养午。” 当时国军很多将士抵触“剿匪”,欲北上抗
同时,蒋介石还给张学良发出如下指示:瀛 日,蒋介石为此下达了此手令。
眷及尊府家属想均已安全离沈。遥深系念。请代 从“济南惨案”到“九一八事变”前夕,再
慰问。再青岛海军,鄙意可迅予集合塘沽。因在 到“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青或恐与日舰发生万一意外,集合塘沽,则在各 是贯穿始终的。蒋介石都是“九一八事变”中“
国军舰监视之下,较为安全。请即酌行。中正, 不抵抗”的作俑者和决策人。
养印。 张学良的确执行了蒋介石下达的命令,但是
二、胡说九一八事变因张学良而起,否定西 洗白蒋介石,只批张学良,用心为何?
安事变的正义性 评价张学良理应坚持历史的态度,“西安事
在《风流少帅张学良》一集中,高晓松说张 变”是完全正义的,对全民族统一抗战具有重大
学良晚年承认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指西安 历史意义。
事变),并阴阳怪气地说到:“国家被你(指张) 高晓松却对张学良持全面批判态度,其目的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