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一号观察 封面+目录(2023年)
P. 9
笔锋扫群丑
文章护太平
汉武,略输文采”,看似是对秦始皇和汉武帝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毛泽东深刻认识到
功有余、文采不足的惋惜,实际上毛泽东另有深 秦亡之因,并以此为警示,可谓明辨深思。正
意。毛泽东在自注中写道:“雪:反封建主义, 如贾谊在《过秦论》结尾处所言:“是以君子
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 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
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 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
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毛泽 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东在此处对于秦始皇等帝王的“惋惜”,实际上 三、独特见解:“焚坑事业要商量”
表达的是“反封建主义”的主题,是一种诗化的 焚书坑儒,指的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
“批判”。这与毛泽东在评判秦始皇等封建帝王 焚书”与“坑儒”两件历史大事,也是秦始皇
时展现的阶级史观是一致的。 受后世诟病的重要原因。对此,毛泽东有着自
此外,毛泽东对于秦始皇压迫人民、施行暴 己的独特见解。
政的否定,还体现在他对于汉代贾谊名篇《过秦 “焚书”一事,即焚烧诗书。秦始皇三十
论》的重视与肯定上。 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
《过秦论》最早总结梳理了秦王朝兴衰历史, 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
较全面地分析了秦王朝得失功过以及经验教训, 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以古非今,
其思想见解至今振聋发聩。特别是《过秦论》对 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
于秦灭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地揭露:“然秦以区 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 士馆的私藏《诗》《书》等要限期交出烧毁,
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 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
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 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者要以吏为师,此即
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指出了秦朝灭亡的真 为“焚书”。“坑儒”一事,即坑杀儒生。秦
正原因,即“仁义不施”。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
1958年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曾通过肯定《 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攻击秦始皇
过秦论》,明确表达了他对于秦始皇施行暴政的 为人及其执政等各方面行事,后又携带求仙
否定。毛泽东说: 巨资出逃。秦始皇得知后迁怒于方士儒生,抓
贾谊是政治家、历史家,他写的《过秦论》 获460余人并将他们全部活埋,此即为“坑儒
是以人民力量和人民的向背为基本立足点,来观 ”。
察国家兴衰、帝王成败的。所以,《过秦论》最 历史上,对待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态度大多
后的一句话概括秦朝速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 都是否定的,毛泽东亦然。他在1958年的郑州
攻守之势异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人民 会议上,明确表示过“焚书坑儒当然是坏事”,
施行暴政,丧失了民心。这是值得后世汲取的深 因为“它把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百家争鸣的生
刻教训。 动局面给挫折了”。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就此
热爱阅读史书的毛泽东,还在《旧唐书·朱 止步,而是又在此基础上,对焚书坑儒进行了
敬则传》中的一则批注中,表达了他对于《过秦 具体分析,由此生发出属于政治家毛泽东的一
论》的肯定。朱敬则认为,秦王朝在时势变化之 系列独特见解。
后而政策“不知变”,依然重刑名法术,最终导 在1958年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提出:
致败亡之祸。毛泽东在阅读到这段文字时,在天 我们对什么事都应当有分析,秦始皇并不
头处写下批注:“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是不问什么书都焚,也不是不问什么儒都坑。
势异也。”由此可见毛泽东对贾谊观点的认可。 他焚的是“以古非今”的书,坑的是孟子一派
05